妈妈轻轻敲门:\"妍妍,该睡觉了。\"
\"再等一会儿,妈妈。\"诗妍头也不抬地说,\"马上就写完了。\"
妈妈走进来,看到女儿专注的侧脸,不忍心再催促。她悄悄放下一杯热可可,又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诗妍咬着笔帽,重新读了一遍刚写好的段落:
\"珺弛的时间是精确的数字,记录在表格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憬珩的时间是流动的沙漏,享受当下的每一粒沙子;翊尧的时间是永不停歇的陀螺,充满活力地旋转着。而奶奶的时间是老照片里的笑容,虽然泛黄却永不褪色...\"
她突然知道该怎么结尾了。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字迹因为急切而有些潦草,但情感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真挚。
当时钟指向十一点四十分时,诗妍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句号。她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活动了下酸痛的手指,然后郑重地在稿纸顶端写下标题:《时间的礼物》。
以下是诗妍参加征文比赛的作品全文:
《时间的礼物》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珺弛,他有一本神奇的本子,记录着各种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比如\"3月15日,解10道数学题用时18分27秒\",或者\"4月2日,背诵古诗《春望》用时3分41秒\"。
第一次看到这本子时,我觉得他很奇怪。谁会把时间分割得这么细呢?但珺弛告诉我,时间是最公平的礼物,每人每天都有24小时,关键是如何使用它。′2*c′y/x~s\w/.?o`r*g_
他的书包里总带着一个小闹钟,不是用来叫醒自己,而是提醒每个任务的开始和结束。午休15分钟阅读,课间10分钟预习,放学后30分钟运动...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分秒不差。
有一次我问他:\"你这样不累吗?\"
他推了推眼镜,轻声说:\"正相反。知道时间去了哪里,才不会觉得虚度。\"
那天放学,我看见珺弛站在校门口的樱花树下,手里拿着一个小相机。粉色的花瓣飘落,他按下快门,然后在本子上写下:\"5月6日,樱花雨,持续2分15秒。\"
原来在他精确的数字世界里,也藏着这样的柔软时刻。
和珺弛完全相反的是憬珩。他做事总是慢悠悠的,像一只晒太阳的猫。
书法课上,我们都写完三张纸了,他还在慢慢磨墨。\"急什么?\"他笑着说,\"墨磨得越细,字写得越好。\"
体育课跑800米,他永远是我们四人中最后一个到达终点,但从不显得狼狈。跑完后他会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说:\"你们跑那么快,都没看见今天的云有多好看。\"
我问他:\"你不怕浪费时间吗?\"
他眨眨眼:\"什么是'浪费'?做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每一秒都是赚到了。\"
上周五下雨,我们在走廊等家长。翊尧急得直跺脚,珺弛不停地看表,只有憬珩蹲在屋檐下,看着雨滴在水洼里激起一圈圈涟漪。\"看,\"他指着一朵小水花,\"像不像皇冠?\"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对憬珩来说,时间不是需要追赶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世界的媒介。就像沙漏里的沙子,看似在流逝,其实只是在换个方式存在。
奶奶有个宝贝木盒,里面装着几十张老照片。最上面那张已经泛黄,年轻的奶奶穿着碎花连衣裙,站在一棵梧桐树下,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这是什么时候拍的?\"我问。
\"1965年春天,\"奶奶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我二十岁生日那天。\"
我看着照片里青春洋溢的奶奶,又看看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突然感到一阵心酸。时间带走了她的黑发和光滑的皮肤,却在她的眼睛里沉淀下温柔的光芒。
\"时间是最公平的,\"奶奶说,\"它给每个人同样的24小时,但你可以决定用它来记住什么。\"
她告诉我,爷爷送她的第一件礼物是一块手表。\"他说时间是最宝贵的礼物,要好好珍惜。\"奶奶摩挲着手腕上的老表,表盘已经模糊,但指针依然坚定地走着。
我忽然明白,时间不仅是珺弛记录的数字,憬珩欣赏的云朵,更是奶奶木盒里的老照片——它带走了一些东西,却留下了更珍贵的记忆。
我们班还有个同学叫严翊尧,他像一阵永远停不下来的风。课间疯跑,午休踢球,放学后打游戏...他总说\"时间多的是\",然后把每一分钟都塞得满满的。
上周他发烧请假三天,回来时整个人蔫蔫的。\"原来一天可以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