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延安谍影:血色宝塔山 > 第4章 暗流与星火

第4章 暗流与星火

陕北的寒冬,风如刀割。.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干燥冰冷的空气吸进肺里,带着沙尘的颗粒感。延安的窑洞区仿佛蛰伏在黄土褶皱中的巨兽,在呼啸的风声中沉默着,积蓄着力量。然而,一场远比严冬更猛烈的风暴,正挟裹着时代的风雷,从遥远的华清池畔席卷而来。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二月十三日,一个看似寻常的清晨。保安处训练科的窑洞里,顾明远(沈默)正伏在掉漆的方桌上,就着昏黄的油灯,一丝不苟地修订着下一期民兵骨干训练的计划。门帘猛地被掀开,一股刺骨的寒风灌入,随之而来的是赵振山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他手里挥舞着一张刚刚收到的、字迹潦草的薄纸电讯稿,声音嘶哑地几乎变了调:

“出大事了!天大的事!张将军、杨将军在临潼关把……把蒋**给扣了!”

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整个保安处瞬间炸开了锅!窑洞里、院子里,干部、战士、工作人员全都涌了出来,脸上交织着震惊、茫然、难以置信,还有一丝压抑不住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议论声、惊呼声、争辩声嗡嗡作响,汇成一片巨大的声浪,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

“扣了?真的假的?”

“我的天爷!这是要翻天啊!”

“张、杨二位将军这是要干啥?抗日?还是要……”

“快!快看上面怎么说!”

顾明远的心跳在赵振山喊出那句话的瞬间,漏跳了一拍,随即又像擂鼓般狂跳起来。他猛地站起身,脸上瞬间切换成与周围人一样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甚至因为过于“震惊”而显得有些苍白。但他的大脑却在极致的冷静中高速运转:*临潼关之变!*** 军统内部高度戒备、反复推演过的极端事件,竟然真的发生了!而且是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

他强迫自己挤入人群,凑近赵振山手中的电讯稿。那上面的字迹因为激动而颤抖,信息也极其简略,但核心内容清晰无误:张、杨二人发动兵谏,扣留了正在临潼关督战的蒋**!

巨大的信息冲击着沈默的认知。作为军统精心培养的“南海”,他深知蒋介石对于国民党、对于军统意味着什么。领袖被扣,中枢震动,政府危殆!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脊椎蔓延至全身,那是根植于骨髓的忠诚被撼动时产生的本能恐惧。同时,一个更强烈的念头占据了他的思维:**必须立刻将消息送出!这是最高级别的战略情报!**

然而,他的目光扫过周围。他看到的不再是平日里那些热情朴实的面孔,而是一张张被这惊天消息冲击得近乎失神的脸庞。他看到刘长海紧锁的眉头和刀疤脸上凝重的神色;他看到赵振山眼中除了震惊,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更让他心惊的是,他捕捉到几个年轻战士眼中一闪而过的、近乎狂喜的光芒——那是对“停止内战”最首接、最本能的渴望!整个边区,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深潭,表面是混乱的浪花,深处却是汹涌澎湃的暗流!

“都安静!吵吵什么!”刘长海一声断喝,带着老红军的威严,暂时压下了喧嚣。′幻!想,姬· *埂′辛`最\筷-他劈手夺过赵振山手中的电讯稿,目光如炬地扫视众人,“消息未经完全证实!都给我回岗位上去!该训练的训练,该执勤的执勤!没有上级命令,不许妄议,更不许传播小道消息!这是纪律!”他的目光尤其严厉地扫过那几个眼神发亮的年轻战士。

人群在刘长海的威压下,勉强安静下来,但空气中的躁动和不安却挥之不去。顾明远也随着人流,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回到了自己的窑洞。他需要冷静,需要思考,更需要等待获取更准确的情报和……送出情报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延安乃至整个边区,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期待和观望之中。小道消息满天飞,各种猜测甚嚣尘上。核心领导层日夜开会,窑洞的灯火常常通宵达旦。保安处的工作重心也瞬间转移,加强了所有要害部门的警戒等级,同时密切关注着临潼关方向的任何风吹草动。

顾明远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表现得异常“沉稳”和“服从”。在训练场上,他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刘长海的命令,带领新兵进行着看似与外界风暴无关的队列和射击训练。他不再主动谈论双事变,当别人私下议论时,他也只是沉默地听着,偶尔露出思索的表情,从不轻易发表看法。但私下里,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帮采购人员登记物资时“无意”听到的只言片语、值班时“路过”核心区域听到的零星讨论、甚至是从那些忧心忡忡的归队人员口中套取的信息——拼凑着事态发展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