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道:
“贤弟,此战于我,意义重大。初临战阵,难免有些……患得患失。”他并不掩饰自己的紧张。
周循微微一笑,放下茶盏,语气冷静地分析道:
“兄长不必过虑。江都津虽是要津,然此时于我,却有三大有利之处。”
“其一,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魏举国震动,淮南之兵,必被大量抽往襄樊一线驰援!江都津守备,定然空虚,远非平日可比。”
“其二。”
周循眼中闪过一丝洞察的光芒。
“至尊与吕蒙都督谋划荆州之事,虽为机密,然曹魏细作无孔不入,必然有所察觉。”
“曹操老奸巨猾,定会判断我江东主力将西向图谋荆州,对江北、淮南方向的防备,只会更加松懈,甚至可能与我方达成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便是我等奇袭的绝佳良机!”
“其三。”
周循看向孙桓,带着信任。
“兄长麾下部曲,虽仅五百,却皆是精挑细选、训练有素的江东健儿!加上我周氏八百精锐,更是如虎添翼!以精锐击懈怠,以有心算无心,胜算极大!”
周循条理清晰的分析,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孙桓的思路,驱散了他心头的迷雾和紧张。
孙桓心中暗道:
“是啊,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己方!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孙桓猛地站起身,眼中最后一丝犹豫被锐利的光芒取代,一股初临战阵的豪情与必胜的信念在胸中激荡。
他看向周循,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贤弟所言,切中要害!战机稍纵即逝,岂容拖延?”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向北方漆黑如墨的江岸,那里隐约是江都津的方向。
深秋的夜风带着寒意灌入,却吹不散他心中燃烧的战意。
孙桓霍然转身,眸中精光如电,斩钉截铁地对周循下令:
“时不我待!传令下去:各部曲今夜好生休整,饱餐战饭!明日入夜,全军登船,扬帆北渡!”
他一字一顿,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清晰:
“明晚子时之前,我要看到我军的旗帜,插上江都津的城头!奇袭,就在明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