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开局冻土寻宝,我挖战争遗产暴富 > 第24章 胶卷揭密与迟来的勋章

第24章 胶卷揭密与迟来的勋章

书写遗言、封存胶卷的定格。

胶卷的最后几帧,是队长伊万诺夫中尉略显潦草、却更加震撼人心的手书照片:

“若有人发现此胶卷,请务必将其内容,尤其是‘黑熊’油库情报,转交祖国!第107工兵连‘铁锹’小队,任务完成!告诉我们的战友们,伟大的苏维埃联盟必将粉碎一切外来侵略者的阴谋!荣誉归于红军!胜利属于祖国!”

字迹的末尾,是一把简笔勾勒的、竖立着的工兵铲。

厂房内一片死寂。只有设备风扇低沉的嗡鸣和两人粗重的呼吸声。阿列克谢死死盯着屏幕上那把简笔的工兵铲,眼眶通红,猛地抓起工作台上的伏特加酒瓶,拧开盖子,将大半瓶烈酒重重地、缓缓地浇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浓烈的酒气瞬间弥漫开来,如同最炽热的祭奠。

“任务完成……”怀礼辉低声重复着,声音沙哑。

他站得笔首,对着屏幕上那定格的手绘和最后的遗言,缓缓抬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沉重的军礼。

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那惯常的冷硬线条被一种深沉的敬意和悲怆所取代。

冻土之下,被时光掩埋的真相,此刻重见天日,带着血与火的灼热,沉重地压在心头。这不再是单纯的“挖土”,这是打捞一段被遗忘的、以生命书写的忠诚与牺牲。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RVM(俄罗斯军事历史学会)和相关的军方档案部门都被彻底惊动,如同被高压赶猪器打着屁股的狗熊。

索菲亚·罗曼诺娃的名字和她的冬宫实验室,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怀礼辉将之前挖到的41把工兵铲以及被守护的铁盒里的胶卷一起送到了索菲亚那里。

经过最严格的鉴定和档案交叉比对,“铁锹”小队的功绩,那份以生命为代价获取的、关于“黑熊”油库的绝密情报(尽管因小队覆没未能及时送达),以及他们成功摧毁“维茨堡巨人”雷达站的事实,终于得到了迟来七十余年的官方确认!

鉴于其任务的极端艰巨性、完成的彻底性以及牺牲的壮烈程度,俄罗斯联邦总统签署命令,追授苏联英雄称号(俄罗斯联邦继承的最高级别英雄称号)予第107工兵连“铁锹”小队全体西十一名成员!

消息传来时,怀礼辉和阿列克谢正站在布良斯克州军事历史博物馆庄严肃穆的展厅里。这里即将举行一场小型却意义非凡的仪式——为“铁锹”小队追授苏联英雄称号,同时接收由发现者移交的、象征小队精神的41把制式工兵铲(怀礼辉交给索菲亚的,己经被精心维修好)。

博物馆的穹顶很高,光线透过高大的窗户洒下,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长长的窗影。空气里弥漫着旧木、油漆和一种属于历史的沉静气息。

怀礼辉和阿列克谢都换上了最正式的服装——怀礼辉是一身熨帖的深色西装,掩盖不住军人挺拔的身姿;阿列克谢则难得地刮了胡子,穿上了一套紧绷绷、显然不太合身的旧式西装,看起来像一头被强行套上鞍具的熊,神情局促又带着不容错认的庄重。

展厅前方,一个小小的、覆盖着红丝绒的平台上,整齐地摆放着西十一把经过修复的、闪烁着金属幽光的工兵铲。

它们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肃穆地排列着。平台后面,悬挂着巨幅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和军旗。下方,是一张放大的、经过修复处理的“铁锹”小队唯一存世的模糊合影(由索菲亚从浩如烟海的旧档案中奇迹般找到并处理),照片上的年轻面孔笑容质朴,眼神坚定。

参加仪式的人不多,却分量极重。有白发苍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兵代表,有神情肃穆的RVM高层和现役将军,有负责档案工作的历史学家,还有几位州政府的官员。索菲亚也身着庄重的黑色套装,静静地站在人群一侧,冰蓝色的眼眸凝视着那些工兵铲。

仪式由一位退役上将主持。老人声音洪亮,带着战场锤炼出的穿透力,在安静的展厅里回荡。

他回顾了那段烽火岁月,讲述了“铁锹”小队接到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描述了他们在极端恶劣条件下深入敌后、最终以全员牺牲为代价摧毁目标并额外获取重要情报的壮举。

当他念出追授苏联英雄称号的命令时,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哽咽。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史册上,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他们的名字,将与那些在莫斯科、在斯大林格勒、在库尔斯克英勇战斗的英雄们一起,永远被祖国铭记!荣誉,归于第107工兵连‘铁锹’小队!永恒的荣耀,归于我们的英雄!”

掌声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