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我来吧。”
宋春雪面上镇静,其实心里挺躁。
她盯着师兄的后脑勺,真想看看他究竟怎么想的,要迫使她度过这一关吗?
前面两辆马车缓慢前行,老四跟老二分开来买东西,老二几乎花完了身上的银子买了二斤好茶,老四买了两盒最贵的糕点,顺道买了三袋杏干,自己拆了一袋,抓了一颗放进嘴里。
没多久,马车来到一座中规中矩,但又十分符合谢征身份的院落,气派又雅致。
老四跟老二跳下马车,盯着前面马车上下来的人。
那车上有两个丫鬟两个小厮,还有一个比谢征稍稍年长的男子,腿脚十分利索,伸出手扶着谢大人下车。
“没有媳妇?”老四有些意外。
老二睨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
宋春雪跳下马车,揪住老四的耳朵,“别乱说话,小心我抽你。”
“愣着做什么,快进屋歇歇脚。走了一天吧,洗洗手先填饱肚子要紧,别见外。”谢征拍了拍老二老四的肩膀,“我如今也算是有了像模像样的大院,请你们住下了。”
道长抬手掸了掸谢大人的肩膀,“我们没客气,你也算是官运亨通了,就是最近要防着点小人。”
谢征握住他的手臂,“道长厉害,可否请道长指点一二?”
“有酒吗?”
“那是自然,管够。”谢征看向宋春雪,抬手示意道,“宋姐,请吧。”
宋春雪笑着走在前头,“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走进院子,大家不由感慨:这院子真漂亮。
虽然快要步入十月了,但院子里放着几盆开的正好的菊花,有紫的黄的,粉的红的,种类各异,看得出被照料的很好。
“谢大人也爱养花啊?”
谢征笑道,“院子里空荡荡的,让人去花市搬了几盆过来,大多数还活着。”
道长捋了捋胡子,目光掠过鲜艳的花朵上,“大人是打算梅妻鹤子吗?”
老四不由笑嘻嘻的看向老二,老二暗暗警告他,随后漫不经心的扫过自家母亲身上。
梅妻鹤子,以梅花为妻子,把鹤当儿子养,形容清高或是隐居。
但老二觉得,道长指的是字面意思。
“道长谬赞了,谢某只是一个不解风情的俗人罢了,闲来无事浇浇花解闷儿。”
道长眼尖,指着花园角落里嫩绿的白菜韭菜,“没想到你还会种菜,真稀奇。”
谢征无奈,推了推他的后背,“茶快凉了,屋里请。”
道长笑着往前走,声音爽朗。
宋春雪不由走过去看了眼半块菜园子,一小块一小块的隔开,有香菜有萝卜,韭菜长得胖乎乎的,没有一根杂草,比她种的还要好。
喝了两口茶,不多时饭菜上了桌。
宋春雪也不拒绝,大口大口的吃菜,来了一碗很扎实的臊子面,心想难怪外地人不太喜欢吃面,若是各式各样好吃的菜,面肯定要少吃一碗。
不过这也是为何吃面的人比吃菜的人长得高的缘故,只是一粒种子,生机就那么多。
但面粉是好多粒种子的精华所得,对于长个儿的人来说,高下立见。
吃过饭,道长跟谢大人相聊甚欢。
宋春雪不知道说什么,刚好谢大人让管家去安排大家的住处,她便跟着老二老四一起去看房间。
这座宅子前后有三个院子,江家母子被安排到最后面的院子。
府上的丫鬟小厮不多,宋春雪问过才知道,今日谢大人接的人就是从京城老家来的,曾经跟随谢大人的下属。
管家也姓谢,名叫谢冬,谢老夫人未过世之前,一直在京城照顾谢老夫人。
如今谢大人的母亲过世许久,京城无事,加上谢大人如今打算在金城久居,便让老熟人谢冬过来,京城老宅交给旁人照看。
“大人之前在信中多次提及宋氏,今日得见才知道,你就是大人时常提及的友人,前些年对大人照顾有加,你跟道长是难得的好友,不用拘谨。”
宋春雪甚是意外。
“刚才刘春树交代,江二公子的差事,明日可去衙门报到,让春树领着前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