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隆万盛世 > 1459草原消息

1459草原消息

只不过到了现在,估摸着老头子大限也快到了,所以想着学那些大户人家也把自己的事儿处理一下。

怎么说也算一大家子人了,有个字辈以后好区分辈份。

“嗯,一会儿我翻翻书,看看该怎么起。”

魏广德开口说了句。

家里大哥家有仨孩子,两儿一女,自己有两个儿子,不过外面还有一儿一女,下面一辈儿已经是七个。

倒是辽东找到的那支,到现在还是一脉单传。

“定下字辈,还要给盖州那边去信,把情况说说。”

魏广德开口说道,“这个事儿,算起来,那边的辈份和我爹还是一辈的,也是我的长辈。.精?武.小+说.网′ .更\新?最^快¨”

“盖州那边已经谋个百户职儿,以后也不会太差。”

徐江兰在一边说道:“再说,现在辽东是戚大帅总兵,他上次来信不也说了,正在帮他们累功,功劳累多了,就奏请兵部给个世袭百户的职儿。

有世袭武勋打底儿,家里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了。”

明朝世袭武勋最低级就是百户,下面的总旗和小旗虽然也有承袭的传统,但那多是靠着亲近的关系,给自家子弟从百户大人那里谋到的差事儿。

“这信里又在问山西的事儿,上次兵部都已经清理档案找到陕西去了。

我看呐,那一支可能在战乱中已经没了。”

魏广德叹口气,辽东那支家族,魏广德当初联系上就问过,要不要转出来。

毕竟兵部那边他能说上话,转个军户为民籍其实不算难。

都是私底下操作,一个小兵转民籍,也不需要报皇帝批准。

可若是真上了武勋,再想转民籍可就难了。

可那边觉得当兵也还不错,至少是个铁饭碗。

而且他们又不在辽东边境上,地处腹地,也没什么危险的。

魏广德能做的,就是找人帮他们往上挪官位,从总旗升到百户,再谋个世官,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这些动作,都得一步步慢慢来,他倒是可以直接弄下来,可魏广德还在乎自己的名声,而且天下太平的年代,要求个世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和文官体系不同,武官体系分流官和世官,流官就是凭借军功获得的升官,而世官就是世袭的武勋,可以传承的官职。

大明朝文官体系里,可没有世官一说。

如果硬要说有,那也就是钦天监里的阴阳官了。

早些年大明边防溃烂,形同虚设,蒙古骑兵可以随意攻打长城关隘,让边民苦不堪言。

许多卫所军户的驻地都被攻击,百姓和军户四散逃命,许多都跑到了山陕一带求生。

魏广德当初委托兵部帮忙查找,山西那边各地接受的难民都清查了花名册,没有找到魏家的人。

兵部那边也算真办事儿,又帮着让陕西那边也查查,多少都接受了宣大一带跑出来的难民安置。

没一会儿,晚饭就好了。

饭桌上,就魏广德和夫人,还有小儿子寿康,至于两个庶子,则是在自己小院子吃饭。

“我打算在花园里弄个给孩子们玩的地方,明日你找木匠来”

魏广德把后世淘气包说了下,那地方适合几岁一下的孩子玩儿,主要是垫子做好就不怕孩子摔碰到。

“呵呵,今天在前院看到丫丫,小丫头说花园不好玩,正到处乱蹿看稀奇,我就想着给她弄个玩儿的地方。”

魏广德简单说了前因后果,因为两个庶子都是徐江兰贴身丫鬟所生,倒没有什么豪门家族里嫡庶之间狗屁倒灶的事儿。

徐江兰虽然对两个庶子不算好,但也绝对不算差,按照哥儿、小姐该有的待遇,安排专人看着,负责伺候。

以后两个侧室在他们吃饭的时候还要过来伺候,负责端茶倒水,现在也都不用过来,在自己院子吃饭就行了。

吃过晚饭,魏广德直接就进了书房,考虑该怎么排字辈合适。

字辈,也叫作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俗称派。

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

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

由于各种原因,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字辈谱对世人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

字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