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返城年代:全2册 > 第三章

第三章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突然,灯灭了。

慧之:“真讨厌,又停电。”

林超然:“那是哪国诗人的诗?”

慧之:“哪国的?中国的!难道中国就不该有好的当代诗人了?”

凝之:“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她都成了舒婷迷了。”

慧之:“大姐,为了我未来的小外甥,我借了一个暖水袋。”

凝之:“哎呀,老鼠钻我这儿了!”

林超然搂抱住了她:“镇静、镇静,别惊着咱们宝宝!”

第二天早晨,阳光照透窗帘,可见“床”上并躺着三姐妹。凝之居中,林超然睡在“床”的一边。

窗外有人喊:“家里有人吗?何静之在家吗?”

静之醒了,从枕下摸出手表一看,坐起大叫:“都起来!快!快!今天家里要大施工,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何家门外,聚着罗一民、杨一凡等四名返城知青,三辆自行车一辆平板车上,托着放着水泥袋、沙袋、白灰袋、烟筒、瓦工工具什么的……

静之出了家门,一边梳头一边说:“对不起,对不起,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早。”

罗一民:“静之,其他的我们都带来了,可砖呢?没砖怎么砌火墙?”

静之:“砖有的是!”朝罗一民背后一指,“那不!”

罗一民等转身看,校园某处码着将近一卡车新砖。

罗一民:“那不是学校的吗?”

静之:“大冬天的,学校暂时又不用,我认为我家可以先用一些,以后还上就是了!都听我的,搬!”

林超然也出来了,一眼看见杨一凡,高兴地说:“一凡!正想着哪天去看看你,你居然也来了!”

杨一凡那么与众不同,他戴的是一顶短帽耳朵的毡帽,还背着画夹子。

杨一凡矜持地说:“一民给我下达命令了,我不敢不来。”

林超然与杨一凡拥抱了一下,之后向罗一民:“他俩我不认识,介绍介绍。”

罗一民指着说:“他俩和静之一个连,我们也头一次见。”

静之已扎着围裙抱来了几块砖,放下后指着说:“大徐、黑兔子,名不重要,这么叫他俩就成。”

那两名男知青笑了。

林超然将静之扯到一旁,小声地说:“用学校的砖,你父亲同意了吗?”

静之:“如果事先请示他,那他当然不同意!”

林超然:“他要是生气了怎么办?”

静之:“不是有你和大姐扛着吗?”说罢走开了。大徐和黑兔子紧随其后。

罗一民:“摊上这么个小姨子,有时候有苦说不出吧?”

林超然苦笑。

罗一民:“你岳父母不在家?”

林超然:“我岳父为学校搞煤去了,岳母家访去了。昨天咱俩见面时,你怎么没提今天要来我家?”

罗一民也笑了:“昨天我一下子成了富人,高兴得忘了。”

静之他们三个又搬过砖来了。

静之:“姐夫,别光站这儿说话,你也得搬,就罗大哥可以不搬。”

林超然指着杨一凡说:“他也可以不搬。”

静之这才打量杨一凡:“你背个画夹子来干什么?”

林超然:“他是画家。”

静之困惑地向罗一民:“你怎么替我请个画画的?”

罗一民:“他一听说是帮营长家干活,非来不可。”

杨一凡:“我来了自然会发挥能力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静之一转身走了,嘟哝:“莫名其妙!”

林超然反穿一件脏兮兮的上衣,也在搬砖。他等静之走到身旁,小声说:“他叫杨一凡,将来肯定能成一位优秀的画家!在兵团时,神经受过刺激,住过精神病院,你跟他说话要有分寸。”

静之大为意外,不由得扭头看,见杨一凡在仰头望天,空中飞过一群鸽子,鸽哨悠悠……

慧之在喊:“静之,又来一个找你的!”

静之走过去,见对方戴滑冰帽,穿得单薄,是那种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主儿,明明很冷,强忍着做派。

静之:“你怎么什么也不带就来了?”

对方:“第一次见面就得带东西啊?”

静之:“就你这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