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第188章完结

第188章完结

这《上李邕》似乎已经提过了。,小!说-宅` -勉/沸′越\渎^

李白倒也没有那般不满,他那个时候年轻气盛哪里管这些的?

当时气愤便写了这事,如今早把那事情给忘了。

不过李邕这人的人品他还是很看好的,“自矜”也确实让人不喜。

【这首诗写得可谓十分傲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随风而起,乘着风直上九万里高空,这两句化用庄子《逍遥游》大鹏“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算是起兴。】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但他写下的大鹏依旧与庄子所写的不同,庄子之鹏,借风而行,而他笔下的鹏就算没有风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

【前面几句是李白以大鹏自比,每个笔画都表现了他的傲气,但是更傲的还在后面。】

真的很傲啊!

没人能反驳这句话,以大鹏、神鸟甚至是上古神兽自比都算不得什么。

但李白怎的就写出了这般气势呢?

【这首诗本来就是怼李邕的,下面四句就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李邕的不满。¢天~禧/暁¨税′惘^ +毋¢错,内.容,“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众人都因“我”不同凡响的话而嘲笑我,言外之意,你作为一个名士居然也和他们一样。“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宣父就是孔子的意思,唐太宗时尊孔子为宣父。】

【孔子都说了后生可畏,你可不要轻视年轻人啊!】

李邕被说得面红耳赤。

他以往读到这首诗还没有这样的感觉,听到幕中女子说出来只觉臊得慌。

大抵是因为知道所有人都能看到巨幕吧。

此女明显推崇李白的,那自己岂不是要受人嘲笑了?

偏偏如今的他也觉得李白说得有道理,但那时的李白是真的很狂啊!

可他现在即便把那时候李白的狂说出去,也没人会听自己的了吧。

【在当时,李邕“素负美名”,而李白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就敢这样蔑视权贵实在是傲。】

东晋。′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

陶渊明倒是十分欣赏李白这一点。

若自己能有他这魄力,恐怕现如今过得比此时更畅快。

虽然像他那样做,多半也会落得像他一样的结局。

【江南多名胜古迹,所以许多文人到了此处都会写点咏史之作,李白也不例外。】

【他游览越州,写下《越中览古》,主打的就是一个世事无常、物是人非之感。“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越王勾践战胜了吴国,和将士们衣锦还乡。当初“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满殿的如花宫女,如今只剩下了鹧鸪的身影。】

【他到姑苏台,写下《苏台览古》,依旧是感慨昔盛今衰。“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破旧宫殿与荒台旁柳枝长出了嫩绿的新芽,柳岸的采菱人传来歌声,却唱不尽这春色柔情。“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当初这里的热闹场景已经没了,只剩下了映照吴宫诸人的清冷月光。】

这两首都差不多啊。

除了此中描写意象,所营造的氛围,所表达的感情都是差不多的。

也难怪女子会放在一处说了。

【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只今惟有”四个字,让两首诗的萧瑟之感更加浓烈。】

【但不同的是,《越中览古》主要讲了前尘的辉煌,只在最后写下“鹧鸪飞”之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苏台览古》重写如今荒凉,望今思古,那种感觉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放在一起体会。】

【咏史诗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怀古伤今,李白其实也是如此,他还写了一首古诗《乌栖曲》讽刺唐玄宗。】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

讽刺他?

那个时候就开始讽刺他了?

李隆基最近看了许多记载下来的幕中女子提到过的讽刺自己的诗,他已经麻木了。

罪己诏都发了,他还害怕这几句讽刺?

可问题是这时候自己做了什么?

那么早就有人讽刺自己了?

自己若是早点察觉就不会有后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