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息地从袖中取出一颗如鹅卵石大小的透明珠子,中间似有一缕微不可查的金丝在飘浮。
太乙真人盯着这颗几近透明的珠子久久不语,直到许久才叹息一声。这颗珠子是他奉元始天尊法旨寻找封神应劫的灵珠子转世前。师尊特地交付于他,嘱咐要尽可能地收哪吒为徒且让他与阐教的因果密不可分,如此这般哪吒才会成为他们阐教的封神应劫之人。只因元始天尊曾与女娲娘娘斡旋,取一丝灵珠子的本命灵机封于珠内。在灵珠子转世降生十年内,每当阐教与他的因果联系增加一分,那么珠子就会增添一缕金丝。直到珠子完全被金丝完全填充时,灵珠子转世才会彻底变成阐教应劫之人。这十年,女娲娘娘不得插手干预,而这也是作为灵珠子转世的哪吒接连三年去女娲庙磕头拜师竟然始终没有响应的原因。为了尽快将灵珠子收归阐教,太乙真人还奉命观了几页《鸿钧玉简》。得知根据天道推演,在哪吒降生的第二天他就应该能顺利收为徒弟,虽然生性顽劣但对他亲近无比。然而让太乙真人没想到的是,事情的发展完全和他《鸿钧玉简》推演的完全不同。这哪吒不但生性懒惰,而且无论他好说歹说始终都不肯拜自己为师!这让他下山前预想好的各种增加因果的计划统统化为泡影。一计未成,一计又起,太乙真人随后便想通过强行给哪吒讲课诵经剖析经义的方式,来实现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的因果。毕竟作为灵珠子转世,哪吒的悟性和资质应当是天赋异禀,即便不主动学习,但在旁听了这么长时间也会无师自通。一旦哪吒领悟了其中真意,那么就相当于入了玉虚宫的门,当了玉虚宫的弟子!为此太乙真人还特地挑了玉虚宫内珍藏的高深经义来讲解,只为快速增加与阐教的因果。然而让太乙真人挠破头都想不明白的是,三年来不间断的讲课竟然没有增加一丝一缕的因果关系。甚至现在珠子中所存的那缕金丝还是他强行赠送乾坤圈和混天绫给哪吒才换来的冥冥中因果关联!要是让哪吒知道太乙真人的计划只能说他想多了,要是原版的哪吒确实天赋异禀,那太乙真人的计划很大概率成功了。但问题是现在他可是穿越过来的,就连生僻深奥一点的文言文都不太能理解。你还专挑那些高深莫测微言大义的典藏经义来讲课,要是他这样都能听得懂才是见了鬼。总之经过这一连串的变故,导致太乙真人这三年来毫无收获,甚至现在道心都有些破防。太乙真人如今真的束手无策,思来想去决定不再浪费时间在这里枯坐久等奇迹发生,还不如先回玉虚宫找师尊商量办法。心思一定,太乙真人立马起身准备离去,只是当他看到哪吒流着口水睡觉的憨样,又想起这三年的无用功,原本平静无波的内心霎时掀起阵阵波澜。只见太乙真人对着哪吒长袖一挥,原本还在睡梦中的哪吒猛地惊醒。抬头发现太乙真人正皱着眉,一脸严肃地看着自己,与以往的清静无为大相径庭。“哪吒,你到底为什么一直不肯拜我为师?如你的哥哥们都拜入我玉虚宫门下。现在更是文殊广法天尊和普贤真人门下受宠弟子。你拜入我门下,将镇洞诸多法宝神通法术尽传于你,岂不快哉?”等到哪吒稍稍清醒后,鬼使神差的太乙真人突然开口向哪吒问道。“学了神通,得了法宝,又有何用?”哪吒抬头看了太乙真人一眼,没好气的回道。其实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拜你为师学了这些最后还不是被你拿去当打手,那不如蹲家摆烂当公子哥呢。“那自然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从此长生久视,逍遥世间。”太乙真人眼中精光一闪,心中略显惊愕,他没想到往日懒散不堪的哪吒竟然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哼,圣人之下皆为蝼蚁,又何谈长生久视,逍遥世间。既然如此那我不如直接在家赡养父母,肩负起我哥哥们离去未尽的责任,以报养育之恩呢。”反正哪吒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女娲娘娘不收自己,与其去当阐教牛马,还不如留在陈塘关当自己的三少爷。毕竟再过几年就是武王伐纣的剧本开始,只要自己没实力,不搞事,那么自然就没后面水淹陈塘关之类的破事,凭借李家的权势在这里过的可滋润了好吧。“果然是无知小儿,你可知寻常百姓寿命不过六七十载,长则八九十,但百年之后终究只会是黄土一抔!如今你纠结的所谓亲情只是过眼云烟,何不寻仙问道,证得长生,方可知世界之妙!”太乙真人苦口婆心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