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李闲。”
扬副院长笑容特别亲切,伸出手和李闲握了握:“认识,咱国家一共也没几个在国际上拿奖的大编剧。您是这个。”说着向着李闲比了个大拇指。
李闲赶忙谦虚:“您太捧了。”
“没有没有,我这人就爱说实话,您这个剧本确实厉害。其实这剧本去年就想排了,奈何咱们话剧院的安排太满了,直到今年才排出档期来。”
这话说的狠狠地给徐洋羡慕了一把,她们以前的话剧团虽然说不上吃了上顿没下顿,可终究卖票还得靠漂亮演员哄着土大款,戏更是一年到头也排不了几场,和国家话剧院实在是没法比,差距太大了。
没等徐洋发出感叹,杨院长再次自豪的显摆了起来。
“咱们这里是全国唯一一家不使用麦克风收音的话剧院,所有演员都是靠真本事,把每一句台词都清楚的送到每个观众的耳朵里。
不是我吹牛,就这份功力全国都找不出第二家来。”
这话没毛病,别的话剧团能有这么一个演员,那团长都得把他当台柱子给供起来。
就像曾经的徐洋那样,虽然她不满话剧团的环境,可那团长是真对她挺不赖的。可这样的演员养一个,那对于一般的话剧团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养这么一整个话剧团,私人的剧院还真养不起。
可这里是国家话剧院,前面那是带着国家俩字的,里面的每一个演员那都是奔着艺术家去的。
哪怕他们眼前的这个副院长,当年那也是一场一场演出来的。
而且人家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或是真的来给李闲他们显摆来的。
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明摆着敲打一下李闲和徐洋,告诉他们这地方高手如云。
虽然用了李闲的本子,虽然你本子的确是好,我们也都很喜欢。
可国家话剧院并不缺好剧演,所以你们别打着靠一个剧本就想强行塞演员的主意。
徐洋要是没有台上那些演员的功力,那还是面开尊口的好,免得伤了大家的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