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闲和常伟他们整天都在面试演员,上午是李老爷子他们介绍过来的,下午是徐洋介绍过来的。·x\4/0\0?t!x·t*.?c`o,m′
一天下来角色也基本上定了下来,至少几个主要角色都确定了,只有莫小贝还没有联系到合适的小演员。
剩下的零七碎八的角色常伟找剧组的工作人员临时凑数都行,就比如时不时客串出镜的钱掌柜,就由常伟本人亲自饰演,谁让他胖呢。
原本常伟还想让李闲饰演白展堂或者是吕秀才,不过一是因为剧本还没完工,二是李闲犯懒不想演,最终还是找了外人。
这些演员不能说多好吧,至少每个人的演技都是合格的。而且最最令李闲和常伟满意的是,李老爷子的女儿也就是小茸姐的师姐也来试镜了。
她试镜的角色就是老板娘佟湘玉,打小就学青衣的李师姐换上老板娘的衣服往那一站,李闲就觉得和自己印象中的佟掌柜差别简直太大了。
那模样气质与其说是佟湘玉,李闲觉得更像是金镶玉才对。不是说师姐的长相有多像当年的曼玉,而是说那种气质,简直太过独特了。
怎么形容有多像呢……这么说吧,就凭那一个扮相,李闲就想起了大半《新龙门客栈》的电影剧情。-k/u`n.l,u^n.o*i*l,s\.¨c·o+m·
当然想起是想起来了,他却没准备写,毕竟这种功夫电影不是想拍就能拍的,对拍摄最大的限制就是武指团队,这东西急不来。
对于这次选角,李闲和常伟总体来说是满意的,这些话剧演员的台词功底那是真不错。
表演上也没有话剧舞台上常见的夸张的肢体动作。
完成了演员的试镜工作,剩下剧组的筹建工作也在常伟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李闲作为一名编剧,到此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李闲这次也算是享受了一把主创编剧的瘾了,之前在张导的剧组里李闲不仅要演戏,还得抽出时间和编剧团商讨对剧本的微调。
这次他爽了,跟组编剧的活他是一点都不用干了。
跟组编剧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剧组的实际情况,对剧本进行有限度的修改,当然演员自带的那种不算,但凡是能自带编剧进组的演员,别说演员本身了,带进来的编剧话语权都比导演要大。
这也是张导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这样演员的原因。÷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1,
其实现今娱乐圈里这样的演员还真不少见,大到影帝影后,小到流量偶像,随组的编剧团队几乎成了他们的标配。
很多剧组里,像李闲这样的主创编剧的话语权,基本上已经被挤压的没剩多少。甚至出现过好几起主编剧拒绝署名的尴尬事件。
只可惜这个名不是他不想签就可以不签的,毕竟当初剧本卖了的时候,就已经连带着自己的笔名使用权一起送给人家用了。
李闲很幸运,从入行起就碰到了尊重剧本的张导,紧接着又获得了欧洲三大的最佳编剧。
多少也算是一座小小的山头了,这些苦都可以不用吃。
把剧本扔给常伟之后,剩下的工作就都是他的了,李闲也信得过他,让他拿着剧本随便折腾。
毕竟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拍摄风格,非要让他按着李闲记忆里的《武林外传》去拍,拍出来指不定是个什么样的四不像呢。
当然,这也不是说李闲就可以不用去剧组了,该和剧组沟通的事也一样不能少了。
编剧一定要对剧组有深刻了解的,因为剧本和剧集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的画面也是一种非常需要技术活。
所以和演员还有导演当面沟通,就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沟通有时候也不一定非要当面进行。
就比如现在的常伟就对着手机上的李闲痛心疾首:“你不能这样啊!”
他现在有种把李闲抓过来强制干活的冲动。他这边忙到脚不沾地,结果需要和李闲沟通时才发现,这家伙竟然回去玩他的微缩模型去了,玩就玩吧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剧本的后续发展。上坟烧报纸……这是糊弄鬼呢?
他把手机的免提功能打开,就听到李闲在那边说:“没开玩笑,我这也忙着呢,不行我先给你拍几张同福客栈的布局图,你照着我做的这个模型搭景就行。好歹电影都拍过一部了,也该支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