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延安谍影:血色宝塔山 > 第4章 暗流与星火

第4章 暗流与星火

味?这不符合他作为“南海”的立场!他立刻想划掉,但密写药水无法修改。他盯着那行字,心中翻江倒海。最终,他没有重写,只是将情报小心封装送出。他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这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形势,让总部了解真实情况。

送出情报后,他没有感到丝毫轻松,反而像经历了一场鏖战般疲惫。他吹灭油灯,躺在冰冷的土炕上,睁着眼睛,望着窑顶模糊的黑暗轮廓。窗外,风声依旧凄厉。窑洞里,刘长海等人争论的声音早己平息,但那句“一切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却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如同惊雷,震得他心神不宁。

“效忠政府,完成使命。”他再次默念这八字箴言,试图找回内心的坚定。但这一次,那咒语般的力量似乎减弱了。冰冷的堤坝上,被那名为“真实”的洪流,悄然冲开了一道细微的、却足以让灵魂颤栗的裂缝。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身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这两个世界的引力,正在将他一点点撕裂。

在保安处乃至整个边区因临潼关事变而沸腾、顾明远内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风暴之时,“利刃”深处的窑洞里,气氛却凝重如铁。

林岚的案头,堆满了与临潼关事变相关的各种情报汇总、可疑通讯监听记录以及对新进人员的阶段性排查报告。三岔口联络站的案子暂时没有突破性进展,但西安事变带来的巨大变局,使得敌特活动必然更加猖獗和隐蔽,她的神经时刻紧绷着。

王铁柱拿着一份整理好的报告进来,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和一丝沮丧:“林组长,两年内新进入边区人员,尤其是您特别交代的有特殊背景的,初步筛查完了。大部分人的背景和来路基本能对得上,或者暂时没发现明显疑点。只有……”

“只有什么?”林岚的目光从地图上西安的位置移开,看向王铁柱。

“只有那个顾明远,”王铁柱将报告翻到其中一页,“江南省警官学校和魔都警察局的经历,我们想尽办法通过有限的渠道去核实了。江南那边太远,战乱阻隔,暂时没有回音。魔都那边……唉,您也知道,魔都警察局的档案在‘一二八’的时候就被炸毁了大半,后来又几经搬迁,混乱不堪。我们找到两个可能知情的老关系,一个说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但记不清了;另一个首接说,当时警察局里人来人往,特别是年轻学生进去又走的,太多了,根本没法查证。”

林岚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让她心中的疑虑更深了一层。查无实据,恰恰可能是最高明的伪装。一个履历关键节点无法核实、能力出众、表现“完美”的人,在保卫干部眼中,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

“他最近有什么异常?”林岚问道,声音平静无波。

“异常倒没有。”王铁柱摇摇头,“临潼关事变这几天,他表现得特别‘稳’。训练照常,话不多,让干啥干啥。刘科长和赵干事都夸他沉得住气,是个好苗子。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安塞集市的那个小偷,审过了,就是个流窜的惯偷,身上还背着别处的案子,跟敌特好像没什么首接联系。”

林岚微微颔首。小偷的身份排除了“栽赃试探”的可能,但这反而让顾明远那次惊艳(或者说暴露)的身手,显得更加突兀和值得玩味。一个普通的训练科教员,哪来的那么专业的擒拿格斗术?仅仅是为了抓一个小偷?

“我知道了。”林岚淡淡地说,“小偷的案子按程序处理。顾明远那边……”她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桌角那份单独放置的、属于顾明远的档案上,“继续观察。重点留意他接触的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他对双十二事变相关消息的反应。”

“是!”王铁柱应道,虽然不明白林组长为何对这个看似表现良好的顾明远如此执着,但他对林岚的判断力深信不疑。

夜深了。林岚处理完手头紧急的事务,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她走到窑洞门口,掀开厚厚的棉帘,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远处保安处大院的方向,还隐约透出几点灯火。她凝望着那片灯火,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顾明远那张斯文清俊的脸,以及他在安塞集市制服小偷时那瞬间爆发出的、如同猎豹般的凌厉气势。

临潼关事变的风暴席卷全国,也搅动着这黄土高原上的暗流。她隐隐感觉到,那个男人,平静表象之下,必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旋涡。他是被风暴裹挟的沙砾,还是……本身就是风暴的一部分?她需要更锐利的眼睛,更耐心的等待,去拨开那层看似完美的迷雾。

寒风卷起地上的雪粒,打在脸上生疼。林岚紧了紧衣领,转身回到窑洞。油灯的光芒,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