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倒灌冀州,城内瞬间大乱。】
水灾!
又是水灾!
萧临月刚刚舒缓的心情顿时又被提了起来。
看着在洪水倒灌下,城墙出现倒塌的冀州城,呼吸瞬间急促了起来。
【昌明五年,七月。】
【经过半个月的鏖战,辽东与河北的边军,终于等到了河东边军的支援。】
【两支边军内外配合,迅速打开了冀州的包围圈,并在冀州大地上与叛军准备一决雌雄。】
看到此处。
萧临月不知不觉间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希望这一次,不要再出纰漏了……”
萧临月低声喃喃。
可天意难测,不过数日之后,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昌明五年,八月。】
【河东边军调去平叛后,河东朔州府有人聚众造反,攻城掠地,袭扰河东边军后方因其威震为人忠义,被尊称为“高王”!】
三路叛军!
萧临月脸色难看至极。
从昌明四年年末到现在为止,已经出现了整整三波不一样的叛军了,而且新一路叛军出现的时机,往往都是千钧一发之际!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三路叛军,实际上早就暗中有所串联了!
【河东后方不稳,河东边军闻讯之后,军心瞬间大溃,叛军趁机发动总攻,大战持续了一天一夜,河东边军被打残,残部西逃,而河北、辽东边军,则几乎全军覆没,残部就地投降。】
投降!
萧临月万万没想到。
最后伏地投降的,压根就不是什么反贼头子,而是自己委以重任的边军!
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事情是打到现在,大魏的河东、河北、辽东边军几乎都被打残打废了,可三路反贼的势力却越来越大!
【昌明五年,秋冬。】
【三路叛军于河北幽州会师,并占据了辽东、河北、河东三地大部分领土,大魏王朝隐隐之中,已然出现亡国之兆。】
【昌明六年,正月。】
【你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火速抽调泸州镇、襄樊镇与汉中镇三地边军北上,除此之外,你还调集和陕西、河西的各地边军,试图集结南北边军合兵一处,尽全力扑灭各路反贼。】
【计划很完美,只可惜第一步就出问题了。】
【昌明六年,三月,陕西爆发起义,造反的百姓冲入各地县衙与富户家中,活活打死一众官绅地主,为首之人登高一呼,自号“闯王”,响应者一时间不下十万之中!】
【时有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