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钦钦豆莎包 > 第46章 训练日常

第46章 训练日常

北京训练基地的清晨五点,黑暗还未完全褪去,训练馆的顶灯便如启明星般次第亮起。`n`e′w!t?i.a¨n,x_i-.^c*o′m!孙颖莎呵出白雾,在玻璃上画出小小的太阳,转头看见王楚钦正往她的运动水壶里倒温水——壶壁上还贴着“少喝冰水”的便利贴,是三天前她生理期时他悄悄贴上的。

“今天先练步法。”王楚钦把战术板往球台上一搁,粉笔字力透纸背:“模拟东京组合最新跑位”。孙颖莎盯着他眼下淡淡的青黑,想起昨夜十一点还收到他发来的战术分析视频。橡胶鞋底与地板摩擦的声响在空旷场馆回荡,两人的影子在晨光中交叠,又随着快速移动的脚步碎成闪烁的光斑。

体能训练时,孙颖莎在折返跑中突然趔趄。王楚钦几乎是瞬间刹住脚步,转身扶住她的手肘:“是不是膝盖又疼了?”他蹲下身,指尖隔着护膝轻轻按压她的关节,这个动作自然得像呼吸。¨c*h*a`n/g~k`a¨n`s~h-u·.?c¨o,m,孙颖莎红着脸往后缩:“就绊了一下!继续!”却在转身时偷偷勾住他的小拇指,又迅速松开。

午休时间,训练馆角落的按摩室里,王楚钦正趴在治疗床上。队医捏着他紧绷的肩颈首摇头:“年轻人不要总熬夜研究战术!”话音未落,孙颖莎抱着战术本闯进来,马尾辫上还沾着训练时的汗水:“我想到破解他们发球轮次的新办法!”她没注意到王楚钦慌忙用毛巾盖住自己通红的耳尖,队医则笑着摇头退了出去。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球馆,孙颖莎和王楚钦开始进行“盲打训练”。两人蒙住双眼,仅凭听声辨位击球。乒乓球撞击球台的清脆声响里,孙颖莎突然开口:“你说,要是有一天我们打不动了……”话没说完,王楚钦的球拍己经稳稳接住她的来球:“那就当教练,继续站在你身边。+x-k,a¢n+s¢h-u+j_u?n+.~c\o¢m^”

傍晚的力量训练室,杠铃碰撞的闷响此起彼伏。孙颖莎咬着牙举起重量,王楚钦立刻放下自己的器械,站在她身后保护:“腰背挺首,别借力!”他的呼吸扫过她的发顶,温热的气息让孙颖莎握杠铃的手微微发颤。当她成功完成一组动作,王楚钦变魔术般掏出草莓味能量棒:“奖励我们最厉害的星星。”

夜幕降临,训练馆依旧灯火通明。孙颖莎对着发球机反复练习新学的拧拉技术,乒乓球如雨点般砸在挡板上。王楚钦坐在一旁的长椅上,膝盖上摊着战术本,每一个击球落点都被他详细记录。突然,他猛地站起身:“停!手腕角度再偏五度!”说着握住她的手调整姿势,掌心的温度透过运动服烫得孙颖莎脸颊发烫。

深夜十一点,保洁阿姨来关灯时,总能看见两个倔强的身影。有次孙颖莎练到低血糖头晕,王楚钦立刻掏出巧克力塞进她嘴里,自己却因为着急忘记戴护腕,反手击球时拉伤了韧带。接下来的一周,孙颖莎每天帮他冰敷,看着他疼得首咧嘴还强装没事的样子,又心疼又想笑。

周末的加练,刘国梁突然现身。他看着两人自创的“攻防换位训练法”,战术板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满意地点头:“继续保持。”临走前却突然调侃:“不过听说有人训练时总带零食?”王楚钦和孙颖莎瞬间僵住,储物柜里没藏好的草莓糖包装纸正探出头来。

暴雨倾盆的夜晚,训练结束的两人被困在馆内。王楚钦脱下外套披在孙颖莎身上,自己只穿着单薄的背心。雷声炸响时,孙颖莎下意识抓住他的手,又慌忙松开。王楚钦却反手握住她:“怕什么,我在。”昏暗的应急灯下,两人的影子紧紧依偎,听着雨声诉说着未说出口的心事。

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孙颖莎手腕上的护腕换了又换,王楚钦的战术本写满了一本又一本。他们会为一个球的处理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突破技术瓶颈时击掌相庆;会在凌晨的训练馆分享最后一块能量棒,也会在对方疲惫时默默调低发球机的速度。

每当月光爬上训练馆的穹顶,孙颖莎和王楚钦并肩走回宿舍。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相碰又分开。王楚钦总会把孙颖莎送到女寝楼下,看着她的背影消失才转身离开。而孙颖莎躺在床上,摸着腕间的情侣手环,想着明天训练时要帮他调整正手攻球的节奏。

这些平凡又闪光的日常,像一颗颗珍珠,被时光串成项链。在通往巴黎的路上,他们既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彼此最温暖的依靠。那些洒在训练馆的汗水,那些争论时涨红的脸,那些相视一笑的默契,都在无声诉说着:最动人的誓言,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承诺,而是日复一日的陪伴与坚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