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加速器(如张量处理单元TPU)深度集成到核心架构中。
与此同时,手机SoC的设计也在并行推进。
如何将桌面级的AI算力塞进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如何在有限的功耗预算下榨取极致性能?如何优化ISP(图像信号处理器)以满足工程现场的图像采集分析需求?
李漫漫的大脑如同一个精密的分布式计算系统,CPU架构和手机SoC的设计思路在不同的“核心”上并行运转、相互启发。
何祁安则成了她最得力的“码农”助手,处理着海量的辅助代码编写、验证脚本和文档整理工作。
正当李漫漫全神贯注地投入设计时,一个紧急消息传来:光刻机的某一关键光学组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偏差。
李漫漫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飞奔到组装现场。现场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技师们满脸焦虑。
李漫漫迅速查看各项参数,大脑飞速运转。凭借着她对光刻机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很快锁定了问题所在——是一个微小的光学镜片安装角度出现了极其细微的误差。
她亲自上手,在超精密的操作台上小心翼翼地调整镜片。
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比,每一次呼吸都格外谨慎。
经过一番努力,问题终于解决,现场响起了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解决完光刻机的问题后,李漫漫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办公室,继续投入到CPU和手机SoC的设计中。
她知道,挑战还远未结束,但她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攻克所有难关。
基地的节奏变得更加奇妙。一边是巨型光刻机在众多技师手下缓慢而精密地成型,金属与陶瓷在无尘室灯光下泛着冷光。
另一边,在相隔不远的另一个超净间里,李漫漫正用代码和智慧,孕育着未来驱动这一切、乃至驱动更广阔世界的“大脑”与“心脏”。
敲击键盘的声音,与远处精密工具偶尔发出的轻微嗡鸣,交织成一首属于未来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