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59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第59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第59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毕自严所描绘的变法前景还是非常诱人的。\e^x?i·a?o`s,.-c-o!m?朝廷税收杂乱这件事,其实很早就有人看出来了,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去做出改变。

无论是明宣宗时期的周忱、嘉靖年间的桂萼、海瑞,还是大名鼎鼎的张居正,都曾经做过这种尝试。

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但是,老祖宗特别牛逼,又怎么算呢?

当初老朱把财政权三分,肯定是有原因的呀!大明的户部其实是半残废的,大明真正的户部尚书应该是皇帝本人,但这需要皇帝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朱由检现在有个鸡儿的威望?能力嘛,房事方面倒是很有能力,算账的话只会掰手指头。

其实毕自严已经算是非常照顾他这个皇帝了,并没有说要抢走皇帝的小金库,只是财源变了,由自己直接去赚改成了从太仓支取。

万历年间,内帑一年可以收入六百万两白银,但在取消矿监之后,就大幅度缩水了。去年一年收入不足二百万两,但是要知道大明这该死的财政,太仓一年的收入也才四百万两啊!

如果按照现在太仓的收入,十分之一充内帑,朱由检血亏;但要是按照张居正时期的四千万来算,又是赚的。.幻¨想?姬/ /无~错+内\容_但毕自严有本事比肩张居正么?!

不过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他只是说要把税收部分统筹,但是内廷的大部分收入其实并不是税收。比如,皇庄的田地还是属于皇帝的,毕自严总不能把皇帝的田地都给抢了去吧。

内帑的三大主要收入来源:不上税的皇庄、从南直隶赋税中截取的金花银,以及脏罚银,也就是所谓的抄家。只要这些收入毕自严不去动,其实内帑的损失是微乎其微的。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搞所谓的一体化呢?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要动免税特权!!!朱由检终于反应过来,他眼睛瞪得老大,不可思议地看向毕自严。

这老头是真的不怕死啊!所谓的“以身作则”,根本就不是他口口声声说的要整合赋税,而是让皇帝带头消免税特权,好让全天下的田地,包括藩王和士绅的田地,都取消免税特权,官绅一体纳粮!

好一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朱由检被惊出了一身冷汗,感觉自己就快要溶于水了!

好大的手笔啊!原来人家看上的根本就不是他的这点可怜的内帑收入,而是这天下泰半被隐匿的税赋!

“原来我的这点钱,连让人家惦记的资格都没有!”朱由检不知道应该哭还是笑,只是愈发委屈,这皇帝当得真的是没滋没味啊!

朱由检能想明白,朝廷这帮人精也不是傻的,大家一开始只是被毕自严给唬住了、带偏了!

“陛下,毕自严狼子野心、妖言惑众,还望陛下明察!”黄立极站出来说道。°ˉD优>@[品¢小t3说2?网> :免2费??o阅}?3读′他家几万亩地,要是让毕自严得逞了,那还得了?!

其实大明从来没有士绅免税的律法,免的只是徭役而已。但大明这扯淡的税收制度,徭役和摊派才是税收的大头。

嘉靖后,地方将徭役优免折算为田赋豁免。嘉靖《优免则例》规定:一品京官可免三十丁徭役,外官减半;生员、监生等低阶功名者可免二丁徭役。

这本来也没什么,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一点点优待而已,折算下来也就几两银子。但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要开了一个口子,以后就会演变得愈来愈夸张。

洞庭湖溃堤,刚开始只是指头大的孔洞在喷水,几天的时间就演变成了二百多米的决口,所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湖水奔泄而下,什么都做不了。期间不是没有人发现渗漏,不是没有去堵,发动了所有人、所有的力量,拼尽全力却也依旧无能为力。

或许最初就不应该开那个口子,又或许只是因为水太多、水压太大了,开不开都是一样的结果。

如今的大明,生员优免八十亩田赋,举人四百亩,进士两千亩!

高官们通过“诡寄”获取海量投献田地,再通过“飞洒”把这些田地挂靠到许许多多的生员、举人名下,既能够最大化享有免税特权,又能够凭借这种实打实的利益,拉拢下级官员,形成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浙江徐阁老,徐阶家有田地二十四万亩,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城的面积,跟他比,大明的猪藩王算个屌,不过是路边一条,正如海瑞所叹:“徐家一地之税,可抵三省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