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您能否帮忙找位师傅,将这个做出来?”
纸上绘着几组零件图。
“不难!我这就去找位老工人评估下,这对咱们轧钢厂来说不算难题。”
李卫国设计的是压力井部件,计划回乡试验,绝非空谈。
成败未知,但不试怎能知晓?
起初想找易中海,思索后决定求助王洪——若实验成功,或许能让他分得部分功劳。
李卫国并非孤军奋战者,他乐见朋友渐多。
人情世故里,人脉广泛做事更顺遂。
让厂办副主任私下安排工人并不难,但李卫国不愿占这种小便宜。
“王哥,若信得过我,就按正规流程操作,工时、材料费照实结算。”
李卫国欲借压力井积累功绩,流程绝不能省。
借助他人关系谋私利虽短期获益,日后查出必生隐患。
冒此风险实不值得。
这也是为何没找易中海和贾东旭的原因。
二人行事不定,若付钱后他们携物离厂,岂非赔了夫人又折兵?
至于是否消耗人情?李卫国毫不在意。
有人情越用越薄,也有人情越用越厚。
若王洪仅视此为还情,那便罢了,至少能让李卫国看清对方本性。
“对了王哥,再帮我购50斤废铁,质量不论,可以吗?”
王洪满头疑惑:“老弟,这是要做实验?如属工作所需,我可帮你写报告申请免费资源。”
李卫国挥了挥手:"多谢王哥,这是私人事务,照例付费就好。
王哥您可别让我犯错!"
"行!"
王洪拍着胸脯保证:"老弟只管放心,这事我一定办好!"
……
李卫国购买废铁,为即将开始的大炼钢铁做准备。
他知道,到时候街道或单位会号召各家捐献铁料,他想提前备齐,免得临时找寻麻烦。
重生一次,若还稀里糊涂过日子,无疑是辜负了这份机会。
哪怕只是囤些废铁,也让人感到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