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楠松了一大口气的感觉,故意说着反话逗她。
袁惜楠苦笑着摇了摇头,越到后面记者们提的问题越离谱,像是要把袁惜楠的祖宗八辈都挖出来。
姜部长看她这样好心地解释了一下,“上面有意把你树立为青年科学家的典型,树立个正面偶像,这样的情况以后你要多多适应。”
袁惜楠听他这么说点了点头,原来是因为这样。不管怎么说参与发布会的任务结束,她又可以一头埋进实验室里了,那里才是她的舒适区。
发布会是圆满落幕,然而网络上的争论还没有停止。
还是有各种物理学家跳出来,质疑袁惜楠提出的裂变和修复的真实性。
他们表示这个事情除了上帝是没有人能够做到的。
华国对于这件事,官方没有再做回应。
这使得国外的舆论声量更加激烈,有多位国外的物理学家斩钉截铁地跳出来说,百分之百是假的。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华国的玩具市场上突然多了一种模拟卫星发射的小玩具。
从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到初中的孩子,人手一个,覆盖了九年义务教育人群。
那个卫星发射小玩具是把华国发射到天上的卫星简化缩小,做了个迷你版本。
利用半颗米粒大小的量子材料,做能源驱动装置,可以无限次发射“小卫星”。
这个玩具除了在国内进行了全方位的覆盖以外,更是卖到了国外。
一位在网上叫嚣得很大声的物理学家大卫,有天回家看到自己12岁的儿子正在玩一种很新奇的玩具,是一个模拟卫星发射装置。
他放下公文包走了过去蹲到孩子身边,就这么安静地陪伴着孩子玩耍。
然而越看越不对劲,这个发射装置怎么和华国最近争议很大的那个那么像。
他把孩子手中的玩具拿过来仔细检查,发现没有安装任何传统的电池。
大卫把玩具拿在手里仔细琢磨,意外发现了非常小颗的量子材料。
“怎么会有这个!”
大卫十分惊讶,首接把孩子手里的玩具占为己有,带着去了实验室。
把玩具彻底拆开,他发现一个十分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华国没有造假!
这个玩具做得极为简单,运用的就是发布会上说的原理,但是由于只是个极为简单的小玩具就算是把它给国外的专家,他们也不能够在真实的卫星发射中还原它。
华国造这个玩具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证实他们没有造假,一切都是真实的。
那个利用量子材料飞天的卫星真的只是使用了量子材料可自我修复这样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原理。
有种给你开卷考试,你都考不明白的感觉。
大卫连夜把他的发现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做了分享,很快这个小玩具在物理学家之间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国外的物理学家人手一个小玩具,然后集体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