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范围内讨论,争议依然不断。
有人支持先小规模试种,有人坚持全面禁止,还有人提议只在边疆地区试验。
各种意见纷至沓来,让朱元璋更加难以抉择。
朱元璋在御书房内铺开朱文正送来的作物图谱,指尖反复摩挲着那陌生的植株轮廓。
夜风穿堂而过,将烛火吹得东倒西歪。
朱元璋凝视着摇曳的光影,突然想起当年父兄饿死那年,自己亲眼目睹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状。
那些瘦骨嶙峋的手臂、空洞绝望的眼神,此刻竟与奏疏上饱满的玉米穗重叠在一起。
第二日,朱元璋召来太子朱标与几位皇子。
御花园内,他亲手将几粒玉米种子埋进土里,沉声道:"你们记住,这不是寻常种子,是天下百姓的活路。"
朱标蹲下身轻抚湿润的泥土,若有所思道:"儿臣愿领命在畿内设立试验田,若有闪失,儿臣愿担全责。"
消息不胫而走,朝堂上再次掀起波澜。以御史大夫为首的老臣联名上书,称此举有违祖制,更有胆大包天者将朱标的请命斥为"毛头小子不知轻重"。
朱元璋将弹劾奏章掷于丹墀,冷笑道:"你们的祖宗礼法可曾填饱过百姓的肚子?"
试验田的筹备在重重阻力中推进。
工部连夜赶制适合新作物的农具,钦天监反复推演种植时令,户部则暗中调拨银钱。
朱元璋特意派禁卫军乔装成农户,分赴各地收集百姓对新作物的看法。
市井间,说书人己编出"英王跨海寻粮"的段子,引得百姓既好奇又惶惑。
当第一场春雨落下时,试验田里嫩绿的玉米苗破土而出。
朱元璋披着蓑衣站在田埂上,看着朱标蹲在泥水里拔除杂草。
远处,几个老农交头接耳:"这玩意儿真能当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