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道旁的小山坡上,四周枫树环绕,一条清澈的小溪从亭边流过,环境清幽雅致。
彭小媛按照周宽世的安排,穿着一身淡粉色的衣裙,外罩浅青比甲,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素雅中透着灵动。
她坐在茶亭内,面前摆着那套特制茶具,纤纤玉指正在调试古筝。
丫鬟小翠站在一旁,忍不住小声问:"小姐,那位刘将军真的会来吗?"
彭小媛指尖一顿,脸上又浮现红晕:"别多话,总兵大人安排的自然不会错。"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
彭小媛深吸一口气,开始弹奏一曲《高山流水》,琴声悠扬,在山谷间回荡。
刘连捷骑着一匹枣红马,身后跟着两名亲兵,正匆匆赶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忽然,一阵清越的琴声传入耳中,他不由自主地勒住马缰。
"好琴艺!"刘连捷赞叹道。他二十五岁年纪,剑眉星目,一身戎装更显得英姿勃发。他循声望去,只见山坡茶亭中,一位妙龄女子正在抚琴,侧脸在阳光下如瓷般精致。
亲兵提醒道:"将军,总兵大人还等着呢。"
刘连捷却已经下马:"不急,去听听这琴声。"
彭小媛余光看到有人走近,心跳如鼓,却强自镇定,继续弹奏。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她才假装刚发现有人,惊慌起身,不小心碰倒了茶壶。
"啊!"她轻呼一声。
刘连捷一个箭步上前扶住茶壶:"小姐小心。"
两人手指不经意间相触,又迅速分开。彭小媛低头行礼:"多谢将军。"
刘连捷惊讶:"小姐如何知道我是将军?"
彭小媛按周宽世教的话答道:"将军龙行虎步,气度不凡,又着戎装,必是将军无疑。"
刘连捷爽朗一笑:"小姐好眼力,在下刘连捷,不知小姐如何称呼?"
"小女子姓彭,家父是本地官庄粮商彭胜安。",彭小媛示意小翠重新沏茶,"将军若不嫌弃,请用一杯粗茶再赶路不迟。"
刘连捷本应立刻去见周宽世,但眼前少女如空谷幽兰,让他不忍拒绝:"那就叨扰了。"
茶香袅袅中,彭小媛按照周宽世的教导,手法娴熟地冲泡龙井,当茶水倒入茶杯时,杯底果然显现出"清风明月"四字。
刘连捷眼前一亮:"这茶具好生奇妙!"
彭小媛浅笑:"是总兵大人所赠,说是什么'内画'工艺,我也不太懂。"
"周总兵果然见识广博。"刘连捷赞叹,随即想起什么,"对了,我正是奉曾大帅之命来见周总兵的。"
彭小媛故作惊讶:",原来将军与总兵大人相识?那更该好好招待了。"她亲手奉上茶杯,"将军请用。"
刘连捷接过茶杯,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一时都有些怔忡。
茶香氤氲中,青年将军与妙龄少女的心跳都不自觉地加快了。
"彭小姐常来这茶亭吗?"刘连捷打破沉默。
彭小媛摇头:"不常来。今日秋色正好,特来赏景弹琴,不想遇到将军。"
刘连捷望着远处的枫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果然是好景致。"
彭小媛眼睛一亮:"将军也爱杜牧诗?"
"略知一二。"刘连捷谦虚道,随即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彭小媛接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人相视一笑,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
不知不觉,已过了半个时辰。刘连捷的亲兵在亭外焦急地踱步,却不敢打扰。
彭小媛看出他的为难,主动道:"将军公务在身,不宜久留,小女子也该回家了。"
刘连捷起身,依依不舍:",今日得遇彭小姐,实乃刘某之幸。不知...不知日后可否再请教诗文?"
彭小媛低头掩饰脸上的红晕:"将军若有余暇,家父必当扫榻相迎。"
刘连捷大喜,郑重行礼后翻身上马,却三步一回头,直到彭小媛的身影消失在枫林深处。
当天傍晚,周宽世在总兵府接见了刘连捷。公事谈毕,周宽世故作随意地问:"刘将军来时可曾路过青石茶亭?那里秋景甚好。"
刘连捷脸上立刻浮现出温柔的笑意:"不瞒总兵,在下在那里遇到一位彭小姐,琴艺超群,谈吐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