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红尘修行:证道之路 > 第68章 烟雨调息,急进京师

第68章 烟雨调息,急进京师

联盟亦需重整旗鼓,未来之路,任重道远啊。”他顿了顿,看向我,眼中带着几分羡慕,“说起来,我倒是羡慕师弟你。身负奇缘,修为一日千里,又能逍遥天地间,不像我,被这天师之位束缚在这龙虎山上。”

我听出他话中的真诚,微笑道:“师兄何出此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师兄坐镇龙虎,传承正一道统,护佑一方安宁,此亦是大功德。我虽看似逍遥,却也身不由己,肩负着老天师与师父的嘱托,还有那魔渊的因果,前路未必平坦。”

张应韶点了点头,叹道:“是啊,各有各的难处。师弟你年纪轻轻,便己是金丹圆满,根基扎实,更难得的是那白玉体与星枢之力,听闻还能凝聚民心愿力,未来成就不可限量,或许真能触及那传说中的元婴之境,甚至更高。”他眼中闪过一丝向往,“我龙虎山传承千年,典籍浩瀚,却也少有关于三枚金丹或提前开识海的记载。师弟你的路,怕是前无古人,需得自己一步步摸索了。”

我心中微动,想起在魔渊中那修为暴涨的奇异经历,下丹田的紫金金丹,中丹田的白玉光球,泥丸宫的识海真种子,三者隐隐呼应,确与寻常金丹修士不同。我沉吟道:“师兄所言极是,我的路,确需自己去探。老天师也点化我,需兼容并蓄,走出自己的道。”

我俩站在崖边,望着云卷云舒,谈天说地,论道修行。从道法精义到人间百态,从魔渊秘辛到朝堂风云,竟颇为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张应韶虽身负掌教重任,却无门户之见,心胸开阔;我虽身怀异禀,却也虚心请教,不敢自傲。一番长谈下来,我俩都觉受益匪浅,彼此间的陌生感也消除了不少。

正谈得兴起,忽闻一阵翅膀扑扇之声,一只信鸽穿破云雾,落在张应韶的肩头。他取下信鸽脚上的竹筒,抽出一张纸条,展开一看,脸色微微一变。

“怎么了,师兄?”我见他神色有异,连忙问道。

张应韶将纸条递给我,皱眉道:“京师来的消息。嘉靖皇帝于半月前驾崩,裕王己登基,改元隆庆。新帝下旨,召天下有道之士入京观礼,并请你去京师一叙。”

“陛下驾崩了?”我接过纸条,心中一震。虽然早己料到嘉靖帝时日无多,但骤闻噩耗,还是有些意外。裕王登基,改元隆庆,这意味着大明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而新帝召我入京……

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起来。去京师?这意味着或许能再见到思柔。那个在布庄女扮男装、在茶肆雅间倾诉心事、在皇宫后花园含泪道别的身影,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自魔渊一别,我刻意压抑着对她的思念,将情愫深埋心底,专注于修行与探寻。可此刻,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却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去,还是不去?

理智告诉我,我刚稳固修为,应继续闭关或游历,探寻魔渊线索,追查光明教余孽,不应再卷入红尘俗事,尤其是那复杂的皇家纷争。况且,我对思柔的情感,己决心放下,化作护道济世的大义。

可情感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在低语:去吧,去见她一面,看看她是否安好,看看新帝登基后的大明是否真有转机。或许,这也是一种红尘炼心。

张应韶见我沉默不语,神色变幻,似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轻叹一声道:“林师弟,我知道你心系苍生,亦有挂念之人。京师乃是非之地,龙潭虎穴,但新帝召见,亦是机缘。你若要去,我亦不拦你。只是……”他顿了顿,语气郑重,“切记老天师的教诲,守住本心,莫为情所困,莫为权所迷。”

我抬起头,看着他关切的眼神,心中一定。是啊,我为何要犹豫?我林清扬修行至今,所为何求?不正是要明心见性,随心而行吗?去京师,既是应召,也是了却一桩心事,更是对我道心的一次考验。若连这点红尘牵绊都勘不破,何谈证道?

我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多谢师兄提醒,我决定去京师一趟。”

张应韶点了点头,道:“既如此,路上小心。龙虎山距京师遥远,你若要尽快赶到,不如……”他沉吟片刻,走到崖壁前,伸手按在七星剑的剑柄上,口中默念咒语。

只听一声清越的剑鸣,七星剑缓缓从石壁中拔出,剑身光华流转,七颗星辰图案熠熠生辉,一股磅礴的灵力波动散发开来。

“此乃老天师佩剑,亦是一柄上品飞剑,可日行万里。”张应韶将剑递给我,“你持此剑去吧,也算代老天师看看这大明新朝的气象。”

我接过七星剑,入手微沉,剑柄温润,仿佛还残留着老天师的余温。我心头一热,郑重道:“多谢师兄厚赠!此剑恩情,清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