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81

大明锦衣卫981

光芒中融化,露出原本的眼睛——里面映着六方格子的倒影,像终于看清了原子防御塔的真相。

“祖父说过,牛顿的最后一个实验,是用石墨烯锁住了自己的意识。”女人突然瘫坐在地,机械臂的面板弹出份遗嘱,“他说当六方格子亮起时,后代要选择守护,不是掠夺。”遗嘱的末尾,牛顿的签名旁画着个微型护盾,与林夏腕表里的模型一模一样。

蓝紫色荧光在射电望远镜的转动中渐渐融入星空,每个量子点都化作颗恒星,在宇宙中组成永恒的六方格子。林夏的腕表收纳槽里,第七颗星的光点仍在闪烁,只是这次不再发烫,而是带着温柔的震动,像陆明在说“我们快见面了”。

小陈抱着显微镜跑来时,《原理》的第137页已经恢复平静,只有在暗场模式下,才能看见那些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蓝紫色痕迹,像牛顿用原子写下的承诺。林夏知道,这原子搭建的防御塔从来不是为了隔绝,而是为了连接——连接1687年的智慧,2077年的等待,和2089年的奔赴,在时空的长河里,筑起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天文台的穹顶缓缓闭合时,她握紧腕表望向星空。那些由量子点化作的恒星正在闪烁,六方格子的轮廓在星空中若隐若现,像在指引她:沿着原子铺就的路走下去,终会在某个顶点,与那个用石墨烯写满爱意的人重逢。

第一章:墨里藏星:碳骨星图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林夏放大模型的核心区,那里的量子点排列出一串摩尔斯电码,翻译后是“流体即盾,碳为星骨”。她突然想起牛顿的炼金术手稿——那些被学界视为“伪科学”的符号,原来都是石墨烯结构的原始画稿。

银镯的全息屏自动调出炼金术手稿的扫描件,林夏将摩尔斯电码与符号重叠,六方格子的轮廓瞬间浮现。最复杂的“哲人石”符号拆解后,竟是石墨烯量子点的三维堆叠图,每个碳原子的位置都标注着星图坐标,与《原理》第137页的量子点分布完全对应。

“流体是能量流,碳是结构骨。”小陈的指尖点过模型核心,那里的量子点突然重组,化作颗微型碳星,“牛顿用炼金术当幌子,其实在研究时空的基本结构!”他的话被阅览室的玻璃震颤打断——女人的机械义眼正对着展柜发射探测波,摩尔斯电码的频率让玻璃产生共振,像在敲开一道无形的门。

林夏迅速将《原理》夹进古籍修复专用的防潮袋,量子点的蓝光透过塑料袋,在她手心烙下碳星的印记。这让她突然想起陆明的玩笑:“等我们破解了石墨烯的秘密,就把婚礼请柬刻在碳原子上,让全宇宙都知道。”此刻手心的印记发烫,像在回应那个未完成的约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女人的同伴突然假装摔倒,撞向展柜的瞬间,袖口甩出的纳米机器人化作道黑线,直扑防潮袋。林夏侧身避开的同时,将防潮袋塞进古籍架的夹层——那里藏着陆明三年前埋下的石墨烯屏蔽层,纳米机器人撞在层上,瞬间失去动力,化作堆无害的碳粉。

“‘碳为星骨’的意思,是碳能屏蔽所有机械探测。”林夏看着碳粉在空气中消散,银镯调出牛顿炼金术手稿的最后一页,上面的“太阳符号”其实是碳星的原子模型,“而‘流体即盾’,指的是能量流要像水一样,能柔能刚。”她突然对着空气做出推掌的动作,防潮袋周围的空气竟泛起涟漪——是能量流被激活的征兆。

小陈的显微镜突然捕捉到异常信号:女人的机械义眼在发射摩尔斯电码,内容是“请求强制剥离碳骨,坐标已锁定”。林夏顺着探测波的方向望去,图书馆的钟楼尖顶正反射着诡异的红光,那里藏着主脑的中继器,能远程操控所有搭载机械义眼的人。

“必须毁掉中继器。”林夏拽出夹层里的防潮袋,量子点的蓝光在袋内组成把微型钥匙,形状是碳星的六方结构,“牛顿的手稿说,碳骨的钥匙能打开时空的应急通道。”她将钥匙贴向古籍架的金属锁扣,锁扣突然软化,露出后面的暗门——门内的砖石上,刻着与碳星模型一致的凹槽。

女人的追兵撞开阅览室大门时,林夏已钻进暗门。通道里的砖石在量子点的蓝光中显露出真相:不是普通的墙壁,而是牛顿用石墨烯混凝土浇筑的时空隧道,每块砖石都对应着一颗恒星的碳含量。她的银镯与隧道产生共振,墙面的碳含量数据自动转换成坐标,直指钟楼的中继器核心。

当隧道尽头的光映出钟楼内部的景象,林夏看见中继器果然是颗巨大的碳星模型,表面的量子点正在与《原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