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后宫争宠?真不用!我撒个娇的事 > 第163章

第163章

武王看着她苍老的面容,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才好。

对于这个母后,他是敬重的,同敬重父皇一般敬重她。

虽然母后不算是将他们这些庶子庶女视若己出,但扪心自问,已经够不错了。

他那十多位皇姐皇妹,皆嫁得不错。

他与齐王那老小子,虽然被扔的有些远,但在自己的封地上,也算是盘踞一方的土皇帝。

只要他们不造反,子孙世代荣华富贵跑不了。

这些,一半都是母后的功劳。

可惜,誉王那老小子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小就长歪了。

武王一下子,非常能体会太子的感受。

对誉王下手,有太后在这,总感觉有些束手束脚的。

听武王突然长叹了一口气,太后疑惑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你这是做甚?哀家倒是第一次见你唉声叹气的时候。”

武王眼珠一转道:“还不是琅哥儿那小子偷了本王的免死金牌,母后,不如……把您没收的那几块还给儿臣?”

“滚。”

武王灰溜溜的滚了。

太后见他耷拉着脑袋跑远的模样,嗤笑出声。

思考片刻,她让钟嬷嬷去给太子传话。

竟然她让誉王在京城留这么久,总没有厚此薄彼的道理。

那便让武王和临王皆等到皇帝的丧葬结束后再回藩地。

晏时叙得知此事后,并不意外。

晏时临却急的不行,他媳妇这两天就要生了。

当然,即便现在回去也是赶不上的,他只能在京城祈祷他们母子平安。

晏时叙见他忧心忡忡的,吩咐永泰去东宫将枭枭抱过来。

然后塞到了晏时临的怀里。

晏时临与怀中的小娃儿大眼瞪小眼,焦躁的心,很快就被抚平了。

……

誉王这边,连续主持了几天早朝。

文武百官心中原本极其不满,但太后亲自出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强调这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为了稳定朝局,让大家暂且听从誉王调度。

有了太后的撑腰,百官虽依旧心存疑虑,但表面上也都配合起来。

誉王是有真本事的。

他每日早起晚睡,处理政务一丝不苟,几乎对每个大臣提出的问题都能耐心解答。

他所展现出的贤明与能力,衬得刚驾崩的皇帝简直昏庸无能的没眼看。

这……

太傅忧心忡忡。

早朝结束后,他便与礼部葛尚书商议道:“等这个月结束,便劝太子登基吧。”

葛永泰有些犹豫:“月底是不是太早了些?”

连二十七天都还没到……

太傅沉吟片刻,摇头。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这个局面,太子还是早些登基为好。且几个来回劝下来,不就到二十七天了吗?”

太傅说的几个来回,指的是历代老皇帝驾崩,新帝登基前的一个不成文规定。

差不多就是一个月守孝期满,大臣们便集体劝太子早日登基。

太子表示时间太短,要继续守孝。

大臣们再劝,国不能一日无君云云。

几个来回下来,又拖半个月。

然后太子为了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选择早日登基。

这事,便算是稳妥了。

可现在,等不了再多拖上半个月了。

现在誉王表现得越好,等新帝登基后,

他的所有言行决策都会被拿来与誉王比较。

誉王前头已经把皇帝比成了渣,后头再把太子比成渣,那大臣们心里能不有其他想法?

虽然太傅相信,太子不可能被誉王比成渣。

但防止横生枝节,还是早些劝太子登基比较稳妥。

葛永泰算是太傅的门生,此时太傅都提出来了,他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结果,还不待大臣们集体劝太子登基,半路就杀出了个程咬金——武王。

他回京后第一日上朝,就把誉王从端坐在龙椅旁的主位上挤了下去,自己大喇喇坐上面。

誉王一张脸都扭曲了,但忍了又忍,还是摆出了一副不与他计较的模样。

两个内侍忙搬了另一张椅子来,放在了龙椅的另一边。

早朝开始后,大臣们关于某些决策发出争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