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毓瞅了一眼那工作证,笑道:“哎呦,这可不得了啦——这是京市的正式工作呀!”
乔甜月将那本工作证捂在手中,又捂在心口,只觉得身子发软。
这冲击,比知道她是齐家遗失在外的女儿,还要更大!更让她激动!
毕竟,回到齐家也是依附着别人生活,而在京市有了正规工作,她就是一个能自立的人了!
此时,她看向苏如意的眼神己不只是感激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小苏大夫,这辈子,你的恩情我是再也还不清了。你放心,这一辈子做牛做马,我都再所不辞!这辈子还不清,下辈子……”
蓝毓忙打断她:“丫头,慎言慎言!不要乱攀扯因果!”
乔甜月住了口,双眼含着热泪,就要滚滚而下。
气氛有些肃穆。
苏如意笑道:“好了,别说这么多了,快跟我回去吧——我这回从黑省带来了三个朋友,他们都等着认识你呢!”
京市中医院回春堂分院,在一个秋末冬初的礼拜天,开业了。
两挂鞭炮鸣响过后,无数的街坊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读着门口贴出的布告——
京市中医院回春堂分院今日盛大开业。
黑省名医金大春之徒、海城名医苏秋实嫡系传人苏如意大夫坐诊。
自今日起七日内,看病诊费全免、药费减半。
大家探头探脑地在门口张望。
里面是修缮一新的诊室。
不但刷了整洁明净的蓝绿色墙裙,还打了一大面顶天立地的药柜。
药柜刷着新崭崭的白漆,上面手写的药牌是蓝毓的手笔——要知道,蓝毓的字,可是千金难求!
看着崭新的诊室,再看看里面那个小姑娘似的大夫,街坊们只是探头探脑,没人肯第一个进去。
就在这时,齐雅笙领着一群学生来了!
学生们大呼小叫:
“哇,这就是那个黑省名医苏如意坐诊的回春堂分院啊?”
“太好了,终于开了。”
一个街坊大妈拉住几个学生:“后生,这个大夫很有名吗?我看她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呀?”
那学生笑道:“大妈,您这就错了,不可以貌取人啊!这位苏大夫可是海城名医苏秋实的嫡系传人!”
“那他都能治什么病啊?”
那学生高声道:“这么跟您说吧——除了不能生死人肉白骨之外,其它的病苏大夫都能治,这不我找她来治我的胳膊了!”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这学生吊着一只胳膊。
学生进去之后,众人围在门口,看着就见苏如意,三两下就将这学生的胳膊接了回去。
随即又是一个学生进去。
这学生站在门口,还转圈看了看围观的人群。
大家顿时发现他有点口斜眼歪,很显然是个小中风的症候。
苏如意大声道:“你这是面瘫啊,没关系,我给你扎几针就好了!”
说着,就将学生引到了屏风后面。
十几分钟后,大家眼见着这学生走了出来,眉眼变得端端正正,一点儿歪歪扭扭的样子都没有了。
冲着大家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说了几句话,也是吐字清晰。
这下大妈们看出了端倪,争先恐后地开始排队。
——其实,之前胳膊断了和面瘫的学生,都是齐雅笙安排的,他也是下了血本。
胳膊那个学生是真的卸了环儿,而小中风的症候,则完全就是装出来的了。
来捧场的学生们,个个兜里都揣着“热场”的一块钱。
如果大妈们不进去,他还有后招。
只是,现在大妈们己经把诊室挤爆了。
于是,他站出来,开始维持秩序:“排队啊!排队!都能看上啊,放心!”
京市中医院回春堂分院,自此一炮打响。
当晚,苏如意忙到了晚上九点多钟,才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
而且,药柜里的药材和库房里备用的药材,全都销售一空。
这些卖药的钱,中医院要收缴90%,只留下10%由苏如意这个分院院长自由支配。
金杏秋拿着纸笔在那里算了半天,抬起头来:“如意!刨除上缴的部分,还有库房的成本,咱们今天一天,卖药就赚了一百八十五块钱!”
苏如意正在整理病历——她给每个第一次来回春堂的病人都建立了病历,现在正在按照名字的字母排序,将病历整理出来,以便于日后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