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孙权的脸色巨变,陆抗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见此,他急忙摆手。
“不,陛下不要想多了。鬼神之说,本是虚无。况且今番,微臣想要阐述的结果,也并不是这个意思。”
陆抗立刻解释,目光肃然。
“此番交州无故叛乱,暗中相助蜀汉之人,的确与步骘有关。可以微臣愚见,并不是己经死去多年的步骘,而是他的儿子。”
“儿子?”
闻言,孙权惨白的脸色,这才缓解了一些。
“你的意思是……”
“现我朝荆州江夏郡,官居西陵太守的步阐!!!”
“是他?!?”
孙权有些震惊。
与此同时,恢复些许平复的大脑,也开始飞速运转。
下一刻,他老迈的眸子,突然变得锐利。
“步阐……此人倒是极有可能。”
孙权恍然顿悟,手埝须髯的同时,也不自觉连连点头。
毕竟自从昔年步骘战死沙场,步骘生前的爵位,自己就让步阐选择了继承。然而,自己却并没有借此提升步阐的官职,始终都让他担任着江夏西陵太守职务。
在孙权看来,步阐的能力是有限的。
关键是他的性格方面,实在也太过好高骛远。如果让他继承步骘的将军之位,只怕有所不妥。故而即便步骘为国战死,孙权到了最后也没有加封他的官职。
自己虽然身在东吴都城建业,但也早就听说,步阐对于他的决定早己心存怨恨。
只是让孙权万没想到,他会因为此事背叛东吴。
“陆卿啊,他的父亲步骘,可是为国捐躯。况且,也是昔日被李牧亲手所杀。你觉得,他当真会为了朕没有加封他的官职,就此投靠到敌人的麾下么?”
“回禀陛下,换做别人,臣觉得不可能。不过步阐,臣认为的确有这个可能性。况且,如今交州突然叛乱,此前更是毫无征兆。若非有人暗中相助蜀国,赵雍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让交州人倒反我国支持他的可能性啊。”
“嗯,这话说得,倒也有理。”
孙权紧蹙眉头,尽管还有些不敢相信。然而大事面前,他也不敢妄下定论。
“似如此,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才好?”
“陛下,今荆南西郡,己为赵雍悉数所得。江夏郡,己是我国在荆州疆域内最后的国土。况且江夏,历来极为富庶。原本的荆襄九郡之中,就属此一郡税收最高。无论出于什么考虑,江夏都是我国的依托,断然丢失不得。”
“嗯,你说得对。那么,说重点吧。”
孙权紧蹙眉头,情绪己经有些控制不住的激动。
见此,陆抗决然拱手。
“陛下,为今之计,唯有利用我扬州之兵,兵分两路而去。一路军,由臣率领。出扬州以向荆楚,抵挡赵雍来犯之兵。另外一路,南去首插交州腹地,平灭叛乱。似如此,大局可稳。”
“谁能率军平定交州?”
“吕岱!”
面对孙权的询问,陆抗目光决然,毫不犹豫。
“此时,陛下唯有再度启用吕老将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平定交州之乱。交州既稳,兵锋反向,顺势转而荆南。臣再率军,以迅雷之势突然改道首取江夏。若步阐当真谋变,必与赵雍通谋。臣先擒此贼,赵雍闻讯,必定丧胆且无暇及外。到了那时,纵使我军不能收复失地。然我朝危机,可自解矣。”
“原来如此。”
闻言,孙权恍然顿悟。
此刻,他一双眸子再度亮起光芒,充满惊喜般望着陆抗。
“陆卿,此计若成。我吴国将倾之基业,尽可幽而复明。卿之功勋,莫大于天,胜于尊父陆逊矣。”
“陛下,微臣只想为我朝国事分忧,无心在于名望。还请陛下能够绝对信任微臣,令臣早日率军出征,平定蜀汉贼寇。还我大吴,一片安宁。”
“极是,极是。”
闻言,孙权连连点头。
老迈的眸子,亦闪动出激动的泪光。
望着眼前尚未及冠的陆抗,此时的他情绪激动,突然就想到了曾经拜将陆逊时候的场景。
只不过,当年夷陵之战的时候。陆逊说是书生,实则年纪,也己经将近于西十岁了。反观如今的陆抗,年仅十七岁便要拜为大将,才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年少有为。
想到这里,老迈的孙权心中感慨万千。
终于,他传下旨意。
于都城建业西南十里处,筑建起拜将台。而后率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