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是深夜的缘故
鱼口算不上太好
打了窝子
钩上挂了蚯蚓
抛在离岸四五米处的水中等了许久
除了些小鱼闹窝子
没有一条草鱼上钩
林路由估摸着这次阮云熙大概是想做些“红烧草鱼”,毕竟小溪水浅是不太好寻鲤鱼,鲢鳙之类的大鱼的。_l!o*v!e*y!u?e¨d?u.._n!e.t¨
事实上
若不是去镇上什么大酒楼之类的与兄弟朋友对饮。
还是做些像草鱼,小嘴等等小鱼更为合适。
一点是数量多好捕捉
一点是不容易吃剩菜
两人都不是姬玲珑那样的逆天吃货
吃四样菜已显得十分奢侈
其中再添些大鱼大肉
难免会生出浪费之嫌
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感触
聚餐之时
往往素菜最先用尽
反而是那些油腻味重的大鱼大肉剩到最后。
避世深居的档口
都是能省则省
一切从简
讲求的就是一个念头通达与精神上的满足。
鱼口不好
也并非全无办法
大多鱼类都有趋光性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大多钓鱼大神夜钓时喜欢用大功率探照灯为自己的钓点提供光源的原因了。?|看?e*书×屋¢a小?!说?网;? e)§更-?.新~&最£_\快,§
林路由问还在厨房忙活的阮云熙要了一块注入灵力,光亮增强的萤石,然后把这颗萤石用绳子捆在木棍上横跨在自己的钓点之上,模拟探照灯的效果。
又取了些米酒把钓饵放进其中泡了半个时辰,以增强香味儿,扩大吸引力。
当然
打窝用得饵料仅仅泡上半个时辰是远远不够的
但这件事儿本就来得仓促,多少也聊胜于无。
果然给本来略显简陋的垂钓上上强度后
鱼情好上不少
垂钓的窝点不一会儿便泛起阵阵涟漪
下面来了鱼群。
又过了一小会儿
先是钓上来几条闹窝的白条
林路由事先选了大号的鱼钩
小鱼吞不进饵
唯有大点的白条才吞的进去
所以这几条的白条个头倒是看得过去
贮存起来,熬些咸鱼躺是个不错的选择。
接着
涟漪稍稍停滞了一会儿
又忽得变得更加喧闹起来
似乎来了另一波鱼群
草鱼喜欢泛腥的饵料
如果可能最好选用活饵鲜饵更能吸引它们的注意力。
但是相对于白条来说
它们要更加警惕一些
看到“天上掉的馅饼”后
它们第一时间不是冲上去先“咔嚓咔嚓”来上几口
而是先在不远处悬停一会儿
确认周围没有危险后才围上来
围来上也不急着吃
它们还有两种技能
一个是先尝试用身体和尾巴触碰放了蚯蚓的鱼钩
这时候有新手或是心急的钓鱼佬就会迫不及待拉杆收网。+1_8+0~t·x-t~..c_o\m,
这就相当于中了草鱼们的陷阱了,拉上来多半会空军。
当然
也有一种可能
就是骤然拉杆惊到旁边的草鱼,慌不择路身体恰巧勾到了鱼钩被强行拽上来。
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太低
我们暂且不考虑。
另一种技能是先浅咬鱼饵
这个时候它们依旧是试探阶段
咬饵并不深
属于随时可以吐出来的那种情况。
反映在水面的浮标
就是开始无规律的左右颤动,或者轻微的上下浮动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钓鱼佬的经验和反应能力了。
若是拉得够快
或者恰巧拉杆正是赶在草鱼吞饵的时候,是有可能拉上来的
但这种吃饵本身吃得较浅,可能会出现提到一半,草鱼挣脱落回水中的情况——这种情况最是容易让人红温,请小心自己的鱼竿被自己掰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