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杨硕眼前一亮,声音中充满干劲,刚好上次姜老板带来了不少建筑工具和材料,我们已经规划好了扩建方案。
会议延续到深夜,众人分工明确:杨硕负责基地扩建和防御工事;陈教授团队设立临时实验室,继续研究疫苗和干扰装置;其他人则根据技能被分配到各个岗位。基地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火花。
接下来的日子,基地沸腾了。推土机和挖掘设备日夜不停,在原有围墙外开挖壕沟,建立新的防御线。工程队忙着搭建新建筑,改造仓库为实验室。男女老少齐上阵,有人运送材料,有人准备食物,甚至孩子们也在帮忙传递工具和水。
杨硕站在半完工的瞭望塔上,向江钰白汇报进度:东侧围墙已经推进两百米,新水塔明天完工。陈教授说实验室设备已经足够启动初步研究。
江钰白点点头,目光扫过忙碌的基地。虽然伤势仍未完全痊愈,他每天仍然坚持巡视各个工作点,解决问题,鼓舞士气。
你带回来的那些科学家,杨硕犹豫着开口,他们真能研发出疫苗吗?
不确定,江钰白诚实回答,声音低沉,但至少有了方向。他们发现姜淑带来种植的几种植物对病毒有抑制作用。还有那个干扰装置——如果成功,至少能让我们不再被丧尸群围攻。
提起姜淑,两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她已经很久没出现,这不寻常。但眼下,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同时继续建设更安全的家园。
黄昏时分,江钰白独自走到基地最高处,远眺夕阳。新建的围墙已经初具规模,将原来的基地面积扩大了近一倍。更远处,几块农田被纳入防线,一片片绿意构成了生命的象征。
基地大门轰然打开,一支小队从外面返回。他们是派出去联络附近小型幸存者营地的使者,带回了好消息——三个小营地表示愿意考虑加入联盟,共享资源和防御。
队长,使者兴奋地报告,他们听说我们这里有科学家,有疫苗研究,都很感兴趣。还有两个营地有机械师和农业专家,如果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江钰白深思片刻,作出决定:邀请他们派代表来基地考察。我们需要更多人手,也需要更多专业技能。
风吹乱了他的头发,江钰白眯起眼睛望向远方。一个更宏大的构想在他脑海中形成——不只是一个基地,而是一个联盟,一个新的社会雏形。在这末世荒原上,人类或许能重建文明的种子。
现在就差姜淑了,他低声自语,希望你能带来更多好消息。
与此同时,实验室里,陈教授和他的团队兴奋地聚集在一台仪器前。一个简易的电子装置发出规律的蓝光脉冲,而笼子里的实验丧尸——一只被截肢后无害化的样本——明显表现出躁动不安。
成功了!一位女科学家惊喜道,干扰装置初步有效!虽然范围有限,但能明显影响它的行为模式。
陈教授激动地握紧拳头:继续调整频率,我们需要更稳定的效果。同时,加快疫苗前期实验,争取一个月内有进展。
基地正在蜕变,从一个简单的避难所,成长为一个科研、防御、生产三位一体的小型社区。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眼神中的绝望逐渐被希望取代。
夜深了,基地各处仍有灯火。工程队在紧张施工,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彻夜不眠,厨房为工人们准备着第二天的食物。江钰白站在指挥室窗前,望着这片忙碌的景象,胸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情感——这不再只是生存,而是重建。
他轻轻触碰通讯器,仿佛这样就能联系上另一个世界的姜淑:你什么时候会回来?这里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灯火辉煌的淑然科技大楼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如同一座未来主义的灯塔。
四十楼的总裁办公室里,姜淑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夜景。指尖轻轻敲击着窗框,心思却早已飘向另一个世界。江钰白此刻在做什么?基地的扩建进展如何?那些被救出的科学家们是否已经开始研究疫苗?
一阵刺痛从左臂蔓延至胸口,姜淑下意识地咬紧牙关。体内的蓝色纹路在衬衫下隐隐发光,像是星河在皮肤下流动。即使有了能量载体细胞,她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每次穿越变得越来越困难,两个世界的联系似乎在逐渐减弱。
姜总,十点的预约到了。助理的声音通过内线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姜淑微微皱眉。今晚并没有安排会面。谁?
一位陈教授,说是关于量子能源项目。他坚持只与您本人会谈。
陈教授?姜淑心中警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