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枭来你先坐”。
进入办公室,赵教授正在写什么东西,招呼了一声又低头写了起来。
和赵教授熟后,李枭也不像原来那样拘谨。
不客气的坐在了椅子上,不过他也不是不懂事的人,看桌子上茶壶的水快没了,就起身到了一壶水。
虽然赵教授在写东西。
但李枭的举动他也都看在了眼里,这让他不由点了点头。
等了约莫5分钟,赵教授这才问起了李枭这次的来意。
“教授,你看看这是,这是我最近做的蜂窝煤炉子,你看看能不能全面推广一下”。
“你又做出东西了?”。
虽然只是炉子,但毕竟李枭有那么多成功发明在前,这让赵教授一下子来了兴趣。
迫不及待接过了李枭手中的数据对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及和蜂窝煤有关的一些设计图。
当看到报告上说,能比原来减少百分之20到25%的用煤量,这一下让赵教授坐不住了。
要知道现在国内的煤炭资源可十分紧张,这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
“这整个炉子效果真有这么好?”。
李枭笑着点了点头:“赵教授,我亲自对比过,蜂窝煤比原来的煤球、煤块,不仅能减少消耗,蜂窝煤炉子用起来也更方便,不会动不动就憋死,也没那么多灰,
不过这个炉子对比原来的炉子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温度稍微低一些,在四九城这温度下还能用,如果在冷些,这炉子可能作用就不大了,
除非用三芯蜂窝或者四芯的炉子,但这也是我的猜测,毕竟我也没去过那边,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冷”。
“这三芯、四芯蜂窝是怎么回事?”。
在李枭的设计稿上,他没设计三芯、四芯的炉子,听赵教授这么问,就拿出了一张纸,画上了三芯、四芯的炉子。
又解释道:“这种炉子就是里面装的煤多,自然比普通的炉子会散发出更多的热量。”。
看到李枭画的图,赵教授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一点不打紧,再冷一些的地方,大多都烧炕,或者烧地龙,李枭你这是又立了一大功啊!”。
看自己学生这么有出息,赵教授也很高兴,笑着道。
喜欢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