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一派的官员,其眼神中更是生出了几分肉眼可见的慌乱。
毕竟。
燕王杨宁在军事方面的造诣,他们是肉眼可见的。
燕王杨宁靠着自身逆天的天赋,硬生生的从一个憨皇子,逆袭成了身兼监国之位的大乾燕王。
若还有人单纯的认为杨宁是个憨货。
那他才是真正的憨货!
想到这儿。
三皇子一派的大臣便纷纷埋低了脑袋。
他们目光如炬,全神贯注的盯着那由杜润递上去的平边策。
生怕一会儿漏听了哪个字,最终导致他们没有丝毫翻盘的可能性。
“既然是宁儿写的,快给朕拿来看看。”
大乾皇帝大手一挥,眼神中同样生出了几分激动之色。
旋即。
站在大乾皇帝身旁的小太监立刻心领神会,他三步并作两步。
连忙来到了杜润的面前,将那份折子接过之后。
便几乎是一路小跑的跑回到了龙椅之前。
大乾皇帝没有丝毫拘谨,而是大手一挥。
直接将那份平边策接了过来。
刚一打开,一股略带寒气的膻腥味便灌入了口鼻之中。
大乾皇帝一口气没喘上来,眼神中甚至都生出了几分厌恶之色。
但一想到这份折子上的计策,经能被杜润吹的神乎其神。
大乾皇帝也不再多说什么。
他一只手扇着折子上的膻腥味。
另一只手则是按在折子上,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看了起来。
见此一幕。
朝中所有文武官员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尤其是三皇子一派的官员,他们紧张的面面相觑,但却只能原地焦急的等待。
可反观杜润,则仍旧是一副自信的模样。
他双腿结结实实的立于大殿之上。
没有哪怕一分一毫的慌乱。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大乾皇帝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了起来。
原本只有四页的折子,更是被大乾皇帝看出了宛若天书一般的感觉。
直到大乾皇帝看到最后一行字。
大乾皇帝这才深吸一口气,凝重的表情逐渐缓解。
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无以名状的喜悦与激动。
“不可思议,实在是不可思议啊!”
大乾皇帝几乎是双手颤抖的握着那份折子。
整个人的眼神中甚至都生出了几分明显的惊愕。
“开办互市,以工代赈,收买民心,直捣黄龙!”
大乾皇帝掷地有声的一口气说了十六个字。
而这十六个字代表的不是别的。
正是杨宁所写平边策的总结!
“这平边策,当真是大乾的福音啊,若是能稳稳的按照如此政策实施,说不定,当真能做到如同杜大人说的那般,兵不血刃而夺漠北!”
大乾皇帝喜笑颜开,旋即将这份折子递给了身旁的小太监。
沉声说道:“将折子上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读给在场的诸公!”
“是!”
小太监闻言,一刻不敢停歇的就从大乾皇帝手中接过了折子。
他深吸一口气。
一目十行之后,竟被折子上所写的计策弄得有些晃神。
开口第一句便有些磕巴道:“儿.....儿臣以为,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两国之争亦是如此........”
整篇平边策,字数不过千余。
但其中记载的内核,则是无价之宝。
随着小太监将平边策的内容,一字不落的读给养心殿内的文武百官后。
整个养心殿内登时鸦雀无声。
再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抬头看向宛若一尊雕像一般站在养心殿中央的杜润。
滋要是有些脑子。
滋要是正儿八经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
无人听不出这平边策之中的奥妙之处。
这平边策最为奥妙的,不只是在这平边策的开头与结尾。
而是平边策的内容,包含了经济、政务、文化、民生等等一系列。
燕王杨宁仅以一个互市作为纽扣。
便在这平边策当中,将势同水火的两个国家,直接拧成了宛若亲兄弟一般的一股绳!
如此妙计。
说其是能够震撼大乾百年的国策,那真是丝毫不为过!
甚至在一些中立派的官员看来。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