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等来的就是一阵风而已。
太守和总兵,此时就像一头打断脊梁的赖皮狗。
……
吴承升率领3000多名华夏士兵,从城门进入。周围的百姓看着这一支纪律十分严明的士兵,也很感到好奇,好像觉得这支队伍跟其他的队伍不太一样,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一样。
城里的大小角落很快就贴满了安民告示,还有华夏国家主张的一切政策包括福利。其实同前次贴的一样,不过这一次看起来好像要正规一些。
临川郡的秩序过了不到五天,便恢复了正常的繁华,只是有些人,却消失了。有的地主豪强武装,甚至有的世家想联合起来,结果一上手就崩溃了,甚至连练兵的机会都没有,上来就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猛甚至还教训前面这些老兵,你能不能给个新兵练手的机会?
老兵笑了笑,不好意思,一上战场血压就上来了。
“那这次回去,要是酒喝不完的话,是要受罚的?”
“是不是再来个20公里的负重训练?”老兵说着又开始大笑起来。
……
华夏国家的宣传队紧张地行动起来,不管乡镇农村还是哪个地方,都有他们的踪影,每一个乡镇迅速设立供销社。就连有些事情,也被百姓给供出来,等待的都是一些无情的剿灭。
“我们终于等到你来啦。”一位衣着褴陋的女人,看到吴承升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大姐,你起来说话吧,有什么委屈告诉我,替你申冤。”
“你申不了冤,他们都走了。”说完又哭起来了。
吴承升就这样站在那儿静静的等着,等她把心中的委屈发泄出来就好啦。
一会儿,女人止住了哭声。不好意思的站了起来。
“官爷,让你见笑了。”
“没有什么,你说吧,还需要我们做什么?”
“没有什么,我去借点粮食就可以。”女人说完话就想走。
“为什么?你不去供销社呢?”
“你说刚成立在乡里的供销社吗?”女人反问道
“对呀,你如果没有粮食,你就去供销社借,你现在借一斗,来年丰收的时候就还一斗,这个是对华夏公民的一项福利,你不知道吗?”
“我听说过,但没去了解。”
“供销社,你还可以借粮食,借布匹什么都可以借,包括农具都行,等你分得土地之后,再进行耕种,到时候要是今年还不了,你还明年能还。”
女人听到这句,愣着啦。
“看来,我们宣传还不到位啊。”
“不是,不是,他们宣传了,我不太相信。”女人连连道谢后,便走了。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这样。风消云散,周围的人看见这一幕到处宣传,令还有很多怀疑的人,打消了疑虑。
冬天也快到了,气温几乎是一天一个样。火炕也很快进入到。每个村民家里,看到这个稀很稀奇的,听修建的人说,冬天不用挨冻。百姓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要是问现在什么地方的人最忙碌,那就应该是供销社,里面的人忙碌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几乎都是借的。
吴承升听见这种情况,立刻又对都城这边要来了几千人,对各地的供销社,增加人手,土地的丈量依旧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
“吴老先生,我们这儿有户地主好像不太好处理。”土地测量人员如实的禀报。
“是怎么回事儿?”
“这家地主有很多土地?”
“那这家地主没有跑吗?”
“我们去的时候他没有跑,但是周围的佃户好像很维护他。”
“你细细的说一下。”吴承升一下来了兴趣,还有这种事儿。
“这家地主好像不带坑他的佃户,如果有收成的话就多收点,如果没收成的话,他好像不收租。”
“走,我去看看。”吴承升说完就叫人备车。
……
“就是这家。”测量的人员指着一排青砖瓦房。
“那好吧,我去拜访拜访。”吴承升下车便向前走去。
大门开了,里面走出一位十分慈祥的老人,看见吴承升,便跪了下来。
“恭迎太守。”
“大家都起来吧,我们现在华夏国家不兴跪拜。”说完便把他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