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气愈发寒冷,夜晚的天空甚至连一颗星星都难以瞧见。
紫鹃手持一盏油灯,跟在黛玉身后,大声喊道:“姑娘,走路千万要小心些,莫要滑倒了!”
黛玉定睛往前一看,心中不禁诧异,这里竟然是大福晋的院子。
想来,孩子们应该正在里面背诵诗文吧。
她轻轻提起大氅的下摆,生怕被地上的污雪弄脏,然后迈着优雅的步子缓缓走进院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
忽然,一阵清脆悦耳的童音传入黛玉的耳中,仿佛天籁一般。
她循着声音的方向走去,最终来到了东屋的暖阁前。
倒是,站在一旁的采莲眼尖,一眼便瞧见了黛玉,赶忙迎上前去,将黛玉请到椅子上坐下。
鸿萱正在背书呢。
采莲向黛玉请安后,两人一同移步至外间。
黛玉嘴角含笑,上下打量了采莲一番,轻声问她:
“你这小丫头,至今还不肯嫁给洛羽轩吗?
真真有些可惜呢!他对我有恩,我还想着替他当一回说客呢!”
采莲闻言,缓缓垂下头去,半晌,才低声回应:
“我们主子尚未寻得,我又怎能抛下这两个孩子不管不顾呢!
福晋,您还是差人去告诉他吧,此事便就此作罢了。”
黛玉见状,正欲继续规劝采莲,却见鸿萱从里间走了出来。
鸿萱先是恭恭敬敬地向黛玉请安,然后手持一本书,走到黛玉面前,指着书中的一行诗,询问她:
“大娘,萱儿对这一句诗有些不解,还望大娘为萱儿指点一二。”
黛玉尚未看清那行诗的具体内容,鸿萱便已大声背诵起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娘,您快给萱儿讲解一下吧!”
黛玉闻言,不禁一怔,刹那间愣住了。
倒是一旁的采莲反应迅速,连忙喝止道:
“这孩子,在福晋面前怎可如此无礼!”
黛玉突然明白了,如今侧福晋母子俱亡,看来府里定是谣言四起!
黛玉微笑着看向鸿萱,轻轻点了点他手中的书,柔声问他:
“萱儿啊,你既然喜欢曹子建的诗,那你可知道,曹孟德其实更喜欢曹子建。
然而,最终成为世子,继而登上皇位的却是曹丕。这其中的缘由,萱儿你可晓得呀?”
鸿萱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然后好奇地盯着黛玉,巴巴的等着她告诉自己。
黛玉见状,无奈地笑了笑,摸了摸鸿萱的小脑袋,稍稍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
“这其中的道理呢,萱儿现在可能还不太懂。
不过呢,等我的萱儿长大了,便会明白了!
要知道,当皇帝可不单单是靠才华哟,还要有足够的野心和狠心呐!”
鸿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心中的疑惑却并未消散。
鸿萱不禁脱口而出:
“大娘,您长的这么好看,不像坏人啊,为什么府里的人说您是克星呐!
克走了兰姨娘,克走了我娘,现在二姨娘和刚出生的弟弟也被您克死了?”
鸿萱又问:“也不知道,我额娘还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