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626章 演示

第626章 演示

去年安溪的稻苗,那稻苗比咱家的高出一掌啊!”

未时,农器演武正式开始。校场中央,十架新制的耧车整齐地排列着。叶明挽起袖口,亲自走到一架耧车前,扶着犁把,准备展示这种先进的农具。

只见他轻轻推动手柄,铜制的耧脚便精准地插入土中。随着手柄的转动,耧车内部的机关开始运作,种子如雨点般均匀地洒落在土地上。

“妙啊!”刘石头一边惊叹,一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耧车上的调节机关,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个刻度盘,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这刻度盘竟然能够控制播种的密度?”

,!

站在一旁的叶明微笑着点了点头,解释道:“没错,这个刻度盘就是专门用来调节播种密度的。旱地需要调疏一些,而水田则要调密一些。”说罢,他突然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小心翼翼地倒出一把奇特的弯刀。

这把弯刀的刀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弯曲形状,看起来既像鸭掌,又似镰刀。叶明将它举到众人面前,介绍道:“此乃‘稻田鸭掌铲’,专门用于稻田除草。将它绑在鸭蹼上,鸭子在稻田中行走时,既能除去杂草,又不会伤到稻根。”

众人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这把神奇的弯刀,对叶明的奇思妙想赞不绝口。然而,更让人惊叹的还在后面。

在角落里,摆放着一辆造型别致的“风水联动车”。这辆车的设计十分精巧,它借助风力转动齿轮组,进而同时带动水车提灌和石磨碾谷。老工匠们围着这辆机器,啧啧称奇,对其精妙的构造赞叹不已。

就在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齿轮上刻着一些细微的字。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顾”字。这个发现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大家开始猜测这个“顾”字的含义。

叶明并没有参与大家的讨论,他独自一人来到试验田边的桑林。这片桑林是他亲自培育的,几株经过改良的桑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他走到其中一株桑树前,仔细观察着枝干上缠着的红线。

这些红线是去年他做的标记,用来记录不同桑树的生长情况。叶明轻轻地抚摸着红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然后,他从树洞中取出一个油纸包,缓缓展开,里面露出一幅《蚕室改建图》。

这幅图绘制得十分精细,上面详细标注了蚕室的布局和尺寸。在页脚处,还有一行蝇头小楷的批注:“蚕架间距宜二尺八分,过密则病。”

突然,林中传来窸窣声。叶明迅速收好图纸,却见是周老六领着几个佃农,手里捧着个陶罐:";大人...这是小老儿家传的';地龙粉';,混在肥里能松土...";

陶罐里竟是种罕见的金色蚯蚓干。叶明心头一热,解下玉佩塞给老汉:";秋后拿好收成来换良种!";

暮色中,叶明望着官田里新架的";测雨器";,铜管上的刻度映着最后一缕阳光。远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隐约传来农户们试驾新耧车的欢笑声。

第二天叶明在衙门后堂挂起一幅丈余长的《安阳春耕推广图》。图上用朱砂标出纵横交错的水系,墨线勾勒的官道旁密密麻麻注着各村名称,最显眼的是那些画着红圈的重点区域——全是当地豪绅的田产。

";郑主事。";叶明指尖点在图上一处缓坡,";你带三队人马,押送五十架曲辕犁去北坡乡。";

他递过一块特制的铜牌,";找里正赵铁头,他儿子在工房当差,认得这个。";

铜牌上阳文刻着";深耕";二字,背面却是幅微缩的犁具图。郑大年刚要接过,叶明又往他手里塞了本小册子:";这上头记着周家庄佃户的名字,按名单发农具。";

工房典吏刘石头伸长脖子等着吩咐,叶明却先让人抬进来个木箱。掀开盖子,里头整齐码着二十多个泥塑模型——有微缩的水车、改良的耧车,甚至还有带着小鸭子的稻田场景。

";每个乡发一套。";叶明拿起个水车模型,轻轻转动轴轮,居然真能带动木斗舀水,";让老农们看得明白。";

钱谷师爷正拨着算盘,突然被点名。";你管的新式粮种,";

叶明敲了敲案上陶罐,";按田亩分装,每包附这个。";他从袖中抖出张桑皮纸,上头用炭笔画着浸种步骤,连水温都标得清清楚楚。

最绝的是叶明准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