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去衙门办点事。”
看着宋春雪走远,刘春树低声道,“大人,您就真的甘心这样喊她一声师兄?”
谢征步伐缓慢,没有回应。
“依在下之见,大人还是及时抽身,回头是岸。”就差没直说人家糊涂了。
谢征微微一笑,“何为岸,何为回头?”
“……”论说文解字,他说不过大人。
“回头又如何,难不成你想劝我娶个续弦,传宗接代?”
“……”对啊,谢大人这样的人,若是能生个儿子定然天生不凡,将来也是了不起的人物。
“如果我是那么肤浅的人,又何必等到今日,以后这样的话,不必再提,我自有决断。”
刘春树张了张嘴,想说他既然不再坚持,为何不回京城去,至少能经常看看自己的女儿。
但他也明白,谢大人就是嘴硬,他还是舍不下这里的人和事。
说什么认师兄,无非是找个更好的理由接近她。
唉,刘春是不由摇头叹气,谢大人真是没救了。
“哼,”谢征笑了一声,“你这小子,少操心我的事,还是尽早回家陪妻子吧,我在想什么,你不懂。”
“大人我懂,我怎么不懂。这世上之人千千万,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总有些人喜欢爱而不得,撞南墙而不回头,若是得到了,可能反而没意思……唉大人,小的错了。”
刘春树挨了一拳头,跑远了咯咯咯的笑他。
谢征没好气道,“皮痒了我可以让人给你赏几顿鞭子,免得你这张嘴说些不中听的。”
他是好脾气,但被人这样说,谢征心里有些气恼。
他觉得不解气,转头哼声道,“你若是真的想随我去京城,那我就如愿让你们夫妻两地分离。”
刘春树知道自己惹恼了大人,连忙告饶,“大人有大量,只要大人心安自在,在下去哪都行。”
“你以为我不想回去?”谢征看着京城的方向轻叹一声,“可惜,回不去了。”
……
次日一早,宋春雪来到城外,去往何川就爱的路上,碰到了背着包袱一脸失意的何川。
乍看到宋春雪,何川愣在原地。
“娘?”何川惊讶不已,“你真的在凉州?”
宋春雪笑而不语。
“昨日送我马鞭的人,真的是娘?”
宋春雪笑道,“是啊,你既然喊我一声娘,总不能看着你被人为难。”
听到这话,何川脸上的笑意淡去,垂头丧气的看着地面。
宋春雪猜想,定然是他跟家里人聊得不愉快。
不过,这也说明,何川如今不糊涂,他没有因为旁人的怂恿,就放弃自己现在的平静日子,跑来回到老家受气。
她没有多问,“大清早的,耷拉着脸做甚,今日我们要回金城,你要不要与我们同行?”
“好,当然好,我给你们赶马车。”何川重新挂上笑容,快步走在一侧,“我就不用去找马车了。”
来到客栈,道长刚好下楼准备吃早饭。
“何川来了啊,吃过饭了吗?”道长笑道,“给你要碗面?”
“道长早啊,我要两个馒头就行。”
道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拉着他坐下,“吃碗面吧,后厨的馒头都快冷了。”
何川心酸不已,为何自家父母早上连碗鸡蛋汤都不愿意给他。
哪怕昨晚他们不欢而散,但他说客气话也行啊。
他不由低头红了眼眶,咬着嘴唇强忍泪意。
宋春雪别过视线,想到了自家三娃。
不过还好,如今三娃都当官了。
“快吃吧,面上着,道长将刚端上来的面推到何川面前,语气祥和。
何川低着头不敢说话,接过筷子不住的点头,怕自己一张口就哭出来。
老天仁慈,让他遇到了好岳母,还有这么好的道长。
他也没有客气,端起碗就喝了口汤,那股寒凉之意褪去。
“多谢道长,那我先吃了。”
“好孩子,吃吧。”
“……”这句好孩子瞬间让他飙了泪,鼻子酸疼酸疼的。
宋春雪轻轻的踢了师兄一脚,用口型道:别说话了。
何川喝了口汤,抬起小臂遮住了双眼,无声的哭了。
“师弟你要吃什么,我去后厨看看。”
宋春雪起身,“还是我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