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门口被官兵询问的时候,她拿出户籍文牒,官兵刚要给她放行,就听到有人在后面喊着什么。
“宋春雪?”守城的士兵回想了一下文牒上的名字,“好像在喊你。”
宋春雪探出马车往后看,只见有人骑着马向这边奔来。
繁华的街道上,白马疾行,衣袂翻飞,前面马背上的人正是谢征。
鎏金绣纹的黑色官靴,纯白的交襟领口,在迷蒙的冬日依旧那么惹眼。
宋春雪勾起笑容,心中升起喜悦。
出门一趟,她对谢大人没了从前的种种说不清的情绪,那些烦乱自卑,好像被北风吹散了。
没想到她都那么不近人情了,谢征还是会赶。
宋春雪从马车上下来,谢征刚好下了马背。
他头戴官帽,身着暗红色的官服,步伐稳健,沉稳睿智的眼神,让原本有些歉意的宋春雪,感受到了无形的宽容。
他们牵着马走出城门,看着城外盘旋曲折钻进大山的路,沉默了好一会儿。
宋春雪停下脚步,率先开口。
“对不住,没当面跟你告别,没想到你不计前嫌,专程来送我。”她带着笑容大方认错,“是我小气了些。”
谢征也笑,“若是你专程来跟我道谢才奇怪,那就不是你了,我来见你也是一样的。”
北风凛冽且干燥,阴云笼罩的天空灰蒙蒙的,脚下的尘土被卷起来形成了风的形状。
“我还是习惯待在庄狼县,在外面这么久,特别想回去。两个月后就要过年了,我提前祝你新春喜乐。”她一时不知道该跟谢大人说些什么。
谢征从怀中掏出一个用布包裹着的东西,“不知道你吃过没,甜甜的,比洋芋甜不少,还热乎着,你尝尝。”
蓦得,宋春雪感觉心里头热乎乎的,无法形容此时的心情。
她双手接过,诚心道谢,“多谢你,谢征,多谢你能来,我很开心。”
谢征露出笑容,眉眼温柔落拓。
“快上车,你今晚肯定要在定西城歇脚,我派两个人跟着你,虽然你身手不差,但让他们看着你住下,我心里踏实些。”
ps:后面的情节我不太满意,卡文了,先容我合计合计。
宋春雪独自驾着马车来到金城。
草草收拾了一番,她来到自己的房间,关起门来睡了一觉。
旅途疲惫,心里忽然空荡荡的。
过两日,她就要回庄狼县去,她要跟三娃他们一起过年。
……
老四跟老二先后回到家,他们都没有发现宋春雪回来的事。
直到老四去后院砍柴时,发现马车停在草棚下面。
他连忙丢下斧头跑去马厩里看了眼。
“娘回来了!”
老四跳了两下,夹着咯吱窝边跑边喊,“二哥,娘回来了。”
老二从厨房出来,连忙往母亲的房间里跑。
兄弟俩推开房门,发现宋春雪睡得很沉。
老四看向老二,“娘一个人回来的,道长呢?”
“你问我,我问谁去?”老二压低声音,“别吵,我去加点面,面你去外面买些肉,做个老葱炒肉。”
老四一步三回头,“可是我想跟娘说话。”
老二睨了他一眼,“吃饭的时候再问。”
听到房门被关上,宋春雪睁开眼睛。
其实他们俩压着声音说话的时候,她就醒了。
看来老二老四相对合得来,他们俩分工明确,一个砍柴一个做饭,也挺好。
她换了身衣裳,打算将穿脏了的厚衣裳,拿回庄狼县去洗,在那儿她做啥都方便自在。
饭菜上桌,母子三人围桌而坐。
老四挪了挪凳子,迫不及待的问,“娘,道长不是要送你回来吗,他去哪了?这么着急上山了?”
宋春雪顿了顿,对哦,师兄走得那么匆忙,山上的事情不管了吗?
或许他会上山交代一趟,然后再出门。
“道长有事儿要忙,进城之后我们就分开走了,他要出远门,估计要好几年之后才能见到。”
老四满脸失望,“啊?就这么不告而别了?都来金城了,不跟我们见一面再走?”
“估计是有别的顾虑,万一是唐毓秀太缠人了,他不想惊动任何人,悄悄地来悄悄地去也不一定。”
“好吧,道长不在,娘是不是要很快回庄狼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