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第573章 进退两难的哀牢王

第573章 进退两难的哀牢王

虽然为了复国,企图重新从汉王朝独立出去,积存实力,搜刮百姓粮食,导致民心尽失,是他这位哀牢王的“杰作”。^天-禧¢小¢税.枉- \首\发′

然而即使哀牢城只有五千守军,仍然不是城外五千汉军以及城内起事的数万百姓里应外合下,就能攻陷哀牢城。

要知道城内的百姓是没有作战用的武器,数量虽多,不过是吓唬人罢了。

只要先发制人的将为首的几人杀掉,必定能震慑其余百姓。

而二王子竟然带领众人弃城而逃,丢失了自己的主城,怎能不让哀牢王九龙愤怒。

…………

太平江南岸,哀牢军的大营内。

哀牢王九龙率领众臣聚集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如今我们的王城被汉军占领,西北的百濮部落在太平江北岸虎视眈眈,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是进退两难,诸位有何良策,不妨说出来听听。”哀牢王九龙揉着眉头,脸色阴沉得似乎要滴出水来。

“这有何难?二王子等人不是说了,汉军只有五千人左右,我们有十倍于他们的兵力,何愁不能重新夺回王城?以我所见,直接杀回去,攻下王城即可。”哀牢王麾下第一大将猛虎,豪气干云的说道。¢x_i¨a¢o+s!h~u\o,w`a!n!b_e?n¢..c,o-m′

“猛虎将军所言没错,如今兄长率领五千人守在了哀牢崖,汉军皆被拦在崖外,没有军队可以增援王城。”二王子想挽回自己在父王心中的地位,同样硬着头皮的说道。

“恐怕不行,汉人的军队虽然只有五千人,但是他们的赋税、法律、政策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的哀牢百姓。

这些年我们对于哀牢百姓与商人的压榨太狠,普通百姓代表着农业的根基,而商人的多少则代表商业的发展。

如今的哀牢百姓在汉人的这些政策下,必定深深折服。如果我们现在率军回攻王城,城内的百姓必定相助汉军坚守,恐怕很难攻下。

一旦久攻不下,百濮部落趁我们疲劳之时,攻打我们身后,则有覆灭之忧。

何况这次逃出来的匆忙,除了带走王族与贵族的各位家眷外,将士们的家眷仍然在城中,我们反攻王城,将士们不见得会使出全力,如果汉军以将士们的家眷作要挟,我们的大军必定军心涣散。”封冥立刻阻止道。

“封大人所言没错,反攻乃是自取灭亡之举。

如今只有三个办法。.t?a-k/a`n*s*h?u~.?c′o.m′

其一,重新归顺汉王朝。

派遣使者前往王城与汉军的主要负责人交涉,向对方说明愿意重新成为汉王朝的附属国,每年向汉王朝纳贡,并且会派遣质子前往成都或是京城,然后让汉军交还王城给我们。

这种事情在之前时有发生,凉州的羌人,河套平原的南匈奴等异族都曾经叛乱,然后又向汉王朝称臣。

其二,直接渡过太平江,向百濮部落发动猛攻,争取灭掉对方,占据太平江以北的区域。

待到永昌郡稳定后,在安排人悄悄将王城中的将士们家眷接到这里,以安众人之心。

其三,直接向西而去,离开汉王朝的永昌郡,永昌郡西南正好是小国敦忍乙的领土,对方非常弱小,我们抢占对方的领土,以此作为根据地,徐图后计。”哀牢王九龙麾下第一谋士明镜立刻献计道。

敦忍乙是东汉时期位于中南半岛的古国,地处永昌郡西南。

敦忍乙西北是汉越国,东南是掸国,西南则是骠国。

东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敦忍乙国王莫延慕义派遣使者经永昌郡向汉朝进献犀牛、大象,此举标志着敦忍乙与大汉王朝正式建立外交往来。

敦忍乙国力弱小,仅仅只是向汉朝进贡过一次,不过,也因此获得了在边境与汉朝商人、百姓互市交易的机会。

他们国内最喜欢汉朝的物品,就是丝绸与铁器。

丝绸代表高贵身份的象征,而铁器的实用性,是这个时代任何物品都不能取代的。

敦忍乙相邻的掸国则远比对方富有,仅仅十余年时间,掸国就向大汉王朝进贡了四次,显示了非常大的诚意。

敦忍乙与掸国共同构成了东汉时期缅甸古国体系。

敦忍乙在南亚诸国中,对于汉王朝非常的重要,因为敦忍乙虽然弱小,却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亦是大汉王朝与南亚大陆诸国的陆路联系纽带。

从益州前往身毒故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