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落

繁体版 简体版
烟花落 > 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 第329章 秦村长的决断

第329章 秦村长的决断

好,幸好领导派我下来实地考察,这可要比虚报粮食产量要严重的多!”夏晓农心中庆幸道。

其实,能有这个变化,其实是靠李开朗给的那份剪字书信。

因为这份书信的价值,让上面的领导很是重视这次秋收,专门派人实地考察。

原本夏晓农是来杜绝虚假夸大粮食产量的情况,但现在情况这么恶劣,能不减少产量就算不错了。

“村里就这个地方种庄稼吗?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夏晓农道。

“有有,夏主任跟我来。”秦村长带着夏晓农和宁洪生在地里转悠。

他们看到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眉头也越来越紧锁。

“怎么没有一个地方种的好好的,都是种的稀里哗啦的,这还怎么足额交粮食?”宁洪生责问道。

秦村长立即诉苦道:“宁站长,不是我们不想啊,实在是今年的情况不好,又是炼钢,又是暴雨的。”

“地里这些粮食能活到现在,大家都已经尽心尽力了,那段时间大家都是睡在地里。”

闻言,宁洪生眉头紧皱,要是各个村子都是这个情况,他还怎么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

本来粮食就不多,真要按照去年的粮食产量交公粮,可想而知各个村子会饿死多少人。

但他是粮站的站长,要先完成自己的任务,至于会饿死谁,暂时不是他该考虑的事。

宁洪生没想多久,那些去地里考察的职员回来了。

他们递给夏晓农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串数字——这是秦家村秋收该交的粮食数量。

但这个数字却远低于往年的标准。

夏晓农眉头紧皱,对这个数字很是惊讶,“确定吗?这个数会不会太少了?”

为首职员郑重其事地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数,我们检查了三遍,这个数字是最合理的。”

宁洪生探头看了眼数字,仅有3万斤出头,比起去年少了起码快一半的量。

对于一个交粮大村来说,这实在是太少了。

可想而知其他村子交的比秦家村还要少。

“同志,你这是不是算错了,怎么这么少?”宁洪生不禁问道。

职员严肃道:“不可能算错,这个数字我们是考察了地里庄稼的情况,以及交完粮食后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经过多方的考虑,这个数字是我们一致认定的合理预估,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还有些多。”

“钱专员,你真是这么认为的?”夏晓农严肃问道。

钱专员重重地点头,这个数字看似是冷冰冰的数字,但实际上背后包涵的内容有很多。

数字大一点就要从农民的手里掏粮食,虽然他是城里人,送到城里的粮食越多越好。

但是粮食总是要有人种的,没有人种粮食,怎么吃饭,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竭泽而渔。

夏晓农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突然下定决心看向宁洪生,“宁站长,我知道你们粮站有自己秋收的任务。”

“但这次秋收的粮食,你们粮站先按我这个数字来说,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责任,一切都我承担!”

宁洪生点头:“好的,我明白了,我会按照夏主任的要求来收粮食。”

既然有人愿意背这个黑锅,宁洪生怎么可能会拒绝。

如果真要按照去年的粮食收,秦家村起码要交5万斤粮食,现在少了2万斤,这要怎么收的了。

“秦村长,再领我转转吧。”

“唉,好,夏主任跟我来。”秦村长带着两人接着转。

秦村长在听到只收3万斤粮食时,心里瞬间如释重负,他一开始的打算是最少4万斤。

现在是3万斤出头,再加上还有他昧下的3千斤左右的粮食,村里还剩下1万斤左右。

这样一来,村民们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去掉种子粮、储备粮、饲料粮等粮食后,每个人大概能分到300市斤左右的口粮。

这是原始粮,即没有去掉壳的小麦,包含芯的玉米等。

不知不觉的间,几人就转到了东边的庄稼地。

夏晓农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皱起了眉头:“秦村长,这地是怎么回事?”

秦村长心头瞬间一紧,作假的时间太短,一眼就能看出不同。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编了个理由解释道:“这地之前确实被暴雨淹了,庄稼全死了。”

“大家把庄稼拔出来后就没再管过它,一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