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武皆备了。
只不过,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和刘彻一样在大宇了。
说起来,刘秀携带出来的那些云台将领,虽然有好几个和他一起身在大宇,但那个年龄,就算是大的也才十几岁,小的更加是只有几岁。
“叮,平衡第七人,李舜臣,统帅97,武力89,智力82,政治68,魅力95。
植入身份:东夷李氏名将,耶律阿保机为对抗太阳国水师,准备编练新军,大兴水师,李舜臣为其中主要负责人之一。”
话说,李舜臣在蓝星后世之中,都已经被棒子们吹的成为一个神话一样的人物了,什么亚洲十大名将,李舜臣被吹到了韩信、铁木真一流的人物了。
但是,这个属性可是对不起他的名气呀……
不过,忽视他那拉胯的骑步兵团指挥能力,仅参考水战指挥能力的话,他也确实是一名名将无疑。
玉浦海战中,李舜臣率领朝鲜水军与日本水军激战数日,歼灭敌船四十余艘,从而拿下了壬辰倭乱的首胜。
泗川海战中,李舜臣又率军歼灭12艘倭船。
再往后,李舜臣又率军在闲山岛附近大破日军,击沉48艘倭船,取得了着名的闲山岛大捷。
丁酉再乱爆发后,没有李舜臣的朝鲜水师并没能延续此前的神奇。他们在漆川梁海战中大败于日本水师,不仅元均、李亿祺等水军主将皆战死,还损失了一百多艘战船,几乎称得上是全军覆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奈之下,朝鲜国王只能是再度启用李舜臣,命其统制朝鲜水军。
李舜臣此刻虽说是官复原职,但情势却不比当年。在经历了漆川梁惨败之后,此时的李舜臣手中仅有残船12艘、残兵100余人,压根儿就不具备和日本水师正面相抗的能力。
之后爆发的鸣梁海战中,李舜臣在己方仅有10余艘战船,而日军却有300多艘战船的绝对劣势情况下。
率领朝鲜水师以少胜多,取得了击破日军战船30余艘并全身而退的辉煌战果,是为鸣梁大捷。
鸣梁一役,对于当时正处于最低谷的朝鲜水师而言,算得是背水一战,绝境逢生。其影响比之之前的玉浦、闲山岛大捷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李舜臣的水战履历来看,他确实是名将无疑,尤其是战术指挥能力,他的水平确实值得称道。
只不过,纵观李舜臣的为将生涯,高光时刻无疑就是在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中,其作为朝鲜水军主将,率领朝鲜水军和日本水军打得有来有回,成为了那场战争中朝鲜方面仅有的亮点。
可李舜臣和他的朝鲜水军虽然打得漂亮,但却也无法扭转败局,只能是在海上打打游击,苟延残喘而已。
事实上当年真正帮忙朝鲜实现翻盘的,其实是隔壁的明朝。
当时明朝作为朝鲜的宗主国,眼见自家小弟被日本欺负,二话没说直接就派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要给朝鲜出头和日本硬刚。
那时候的明朝可不是后来的晚清,而日本也还没有搞明治维新,两边的军事实力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所以明军在入朝之后给到了日军很大压力,接连取得了平壤、碧蹄馆等大捷,打得日军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选择撤兵和谈。
后来和谈失败,日军再度入侵朝鲜,同样还是明军出手,在稷山、蔚山等地大败日军,帮助朝鲜再度避免了亡国之祸。
在那一场战役之中,海上作战仅仅只是一个辅助作用,真正对战争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陆上战场。
所以,李舜臣统帅的朝鲜水军虽说战绩不错,但却不足以对整个战局产生较大影响,更多的是起到一个精神激励的效果。
最后再退一步讲,即便是在水上战场,李舜臣的战果也是比较有限的。
尽管他率军赢过日军多次,但却从未有过一次堪称决定性的胜利,包括其人生最高光的“鸣梁海战”。
“叮,平衡最后一人,姜……”
喜欢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